铁矿石出口创新纪录 澳矿业巨头加速增产
- Jx L
- 6月2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珀斯讯】2025年5月,澳大利亚西部的重要港口——黑德兰港(Port Hedland)铁矿石出口量达到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标志着澳大利亚铁矿石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仍然坚挺。根据皮尔巴拉港务局(Pilbara Ports Authority)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该港口铁矿石出口总量达到了5,310万吨,比4月增长了13.7%,创下该港口自2015年以来的单月出口新纪录。
黑德兰港是全球最大的散装铁矿石出口港,主要服务于澳大利亚三大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力拓(Rio Tinto)和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这些企业集中在西澳大利亚州资源丰富的皮尔巴拉地区开采和运输铁矿石,通过铁路系统将原矿运送至黑德兰港装船出口。尽管中国钢铁产量近期有所放缓,但需求依然稳健,成为支撑出口量上扬的关键因素。
中国是黑德兰港最大的铁矿石出口目的地。数据显示,2025年5月,该港口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占比超过85%。尽管中国政府持续推进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并对过剩产能进行整治,仍有大量高品质铁矿石需求依赖澳大利亚进口。这种结构性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全球铁矿石价格波动带来的出口风险。
不过,出口量增长的背后也伴随着价格压力。受全球铁矿石供给恢复、巴西出口反弹以及中国钢厂利润压缩等多重因素影响,铁矿石价格持续走软。2025年6月初,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价格跌至每吨93.40美元,较年初下跌了近10%。这意味着,尽管出口量创下新高,但实际出口总值可能面临缩水。澳大利亚资源与能源经济局(Office of the Chief Economist)预测,2025年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总量将突破9亿吨,但出口总额或将低于上一年度。
面对价格走弱,澳大利亚矿业公司正加快推进成本控制与出口效率提升。必和必拓早在2020年就启动了“南翼发展计划”,以提升黑德兰港港口容量和铁路输运效率。力拓也不断通过无人驾驶列车系统优化运输流程,而FMG则着重推进其绿色钢铁战略,吸引环保取向更强的亚洲买家。这些战略布局在当前出口量回升的背景下,显示出先行者的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黑德兰港之所以能在本月创下纪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该港口现拥有19个泊位,可同时容纳多艘25万吨以上的铁矿石运输船,年吞吐能力超5亿吨。皮尔巴拉港务局近期还公布计划,将在未来五年继续扩大港口承载能力,并引进更多智能装载与无人运输系统,以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系数。

除了中国,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也是黑德兰港的重要铁矿石客户。近期,随着东南亚地区基建投资上升以及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复苏预期增强,对澳洲铁矿石的需求亦在回暖。此外,随着印度钢铁产能逐步扩大,未来澳大利亚或将进一步打开南亚市场,为铁矿石出口提供新的增长点。
分析人士指出,澳大利亚当前在全球铁矿石市场的地位稳固,但也需警惕潜在风险。一方面,中国正逐步扩大对巴西、非洲等地矿源的依赖,谋求供应多元化。另一方面,全球钢铁行业转型压力加剧,碳排放限制与绿色制造将可能改变传统铁矿石需求结构。澳大利亚若无法在环保与产品附加值方面快速调整,将面临产业链下游对高碳排产品的排斥。
对此,澳大利亚政府和企业界正积极推进铁矿资源的“清洁化”升级。2024年,西澳州政府通过《资源绿色转型基金》,为本地矿山和港口设施提供碳减排技术补助;多家企业也投资绿色氢冶炼技术,旨在未来五到十年内建立低碳钢铁供应链。
黑德兰港本月创下的铁矿石出口纪录,不仅彰显了澳大利亚资源行业在全球经济动荡中的抗压能力,也为国家出口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面临价格波动和结构性挑战,但凭借稳固的矿产基础、领先的基础设施与不断进取的技术创新,澳大利亚铁矿石产业仍具备强劲的中长期竞争力。随着全球绿色经济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的持续推进,铁矿石市场的需求有望在未来继续稳步增长。澳大利亚若能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抢占“绿色钢铁”先机,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矿产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