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国大选倒计时进入冲刺阶段
- Jx L
- 2024年11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4年美国大选进入了最后5天的倒计时,选情可谓是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此时,两位主要候选人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差距微乎其微,谁最终获胜都不令人意外。然而,从各方面来看,究竟谁的胜算更大,仍是舆论和选民们关注的焦点。

美国大选最具特色的要素之一便是其独特的选举人票制度。尽管选民手持的每一票都很重要,但选举结果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全体得票数来决定的,而是依靠复杂的选举人票制度。这种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极为少见,但在美国却至关重要。根据制度规定,总共538张选举人票的分配与美国国会的席位分布密切相关。要赢得选举,候选人必须获得超过半数的选举人票,也就是至少270张。
这些选举人票的来源是依据宪法第十二条修正案来确定的:每个州的选举人票数量等同于其国会参众两院的席位总和。因此,每个州至少有3张选举人票,即2张参议员票加上至少1个众议员席位票,即使该州人口少于77万人。最大的州如加利福尼亚州拥有最多的55张选举人票,而人口较少的州如怀俄明州则仅有最低的3张票。
华盛顿特区的情况也值得一提。尽管该地区在国会中没有投票权的代表,但仍然拥有3张选举人票,从而使总数达到了538张。美国大选中,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是按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其余的48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都采用“赢家通吃”的规则。这意味着,候选人在某州赢得简单多数,即可获得该州的所有选举人票。这种制度使得出现“选票数落后但选举人票胜出”的情况成为可能。2000年,小布什在全国总票数少于戈尔的情况下,赢得了271张选举人票,成功当选总统,这样的历史现象已发生过四次。
2024年的选情再次非常接近,民调显示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在误差范围内,差距在3%以内。民调的不确定性和实际投票意愿的不可预测性,使得最终结果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提前投票和邮寄选票的广泛使用进一步增加了结果的变数。2020年大选时,特朗普曾批评提前投票存在问题,但在2024年,双方候选人都积极鼓励选民提前投票,预计符合投票资格的2.2亿选民中,将有1.6亿人参与投票,这一数字使投票率有望达到70%以上,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000万人进行了提前投票,其中43%为登记为民主党人,39%为共和党人,另有18%为中立或其他选民。然而,登记所属党派并不一定意味着投票倾向,增加了结果的不确定性。
本次大选的结果不仅对美国未来的政策走向至关重要,也将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亚洲市场而言,美国总统的政策选择会带来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特朗普和哈里斯的对华政策存在显著差异。若特朗普再次当选,他可能会继续并加剧2018年发起的贸易战,甚至可能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到60%,加速中美经济的脱钩。另一方面,哈里斯的立场相对温和,她倾向于对中国进行“去风险化”,试图在维护美国全球利益的同时保持与中国的经济往来。这种策略被视为一种较为灵活的方式,留有一定的外交谈判余地。
不过,哈里斯在外交政策方面的经验相对有限,预计她会延续拜登政府的路线,这意味着当前对中国的关税和技术限制在她的任期内可能依旧存在。而特朗普的连任则可能加大中美对抗的力度,令双边关系更加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大亨埃隆·马斯克在这次大选中的潜在影响。他是特朗普的支持者,若特朗普再次执政,马斯克可能在新政府中担任要职。尽管马斯克对特朗普有一定支持,但其商业利益,特别是在中国市场上的巨额投资,可能迫使他在政策上采取更平衡的态度。
综上所述,2024年美国大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选情胶着且变数多端。特朗普和哈里斯两位候选人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这场选举的最终结果不仅将塑造美国未来的政治和经济政策,还将影响全球经济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发展前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