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德印等国签署AI声明
- Jx L
- 2月1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当地时间2月10日至11日,由法国和印度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AI)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名与会者。中国、法国、德国、印度等61个国家在峰会闭幕式上共同签署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强调AI技术的发展应以“开放、包容、合乎道德和安全”为原则,并纳入国际治理框架。然而,美国和英国拒绝签署该声明,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此次峰会是继2023年英国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和2024年韩国人工智能首尔峰会后的又一次重要国际AI会议。中国派出高级别代表团参会,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峰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并愿与各国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AI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成为本次会议的热门话题。《纽约时报》报道称,DeepSeek凭借其强大的推理模型震惊世界,为欧洲初创企业提供了新机遇。法国AI企业Mistral创始人表示,DeepSeek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希望从中获得启发。DeepSeek的崛起也反映出中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法国和美国媒体都提到中国派出的高级别代表团显示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影响力。法国媒体报道称,与2023年相比,这次中国代表团的规格大幅升级。美联社指出,此次峰会在美中竞争的背景下举行,人工智能的地缘政治问题成为焦点。分析人士认为,中方希望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应对美国新政府可能带来的保护主义倾向。
在本次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欧洲在AI竞赛中并未失败,并宣布将筹资2000亿欧元助力欧洲AI行业发展。她表示,AI竞赛仍在进行,全球领导地位尚未确定,欧洲应该投资于自身优势,打造符合自身特点的AI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在AI监管上的分歧进一步显现。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发言中警告欧洲盟友不要对AI行业施加过度监管,强调“美国是人工智能的领导者,并计划保持这一状态”。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在随后发言时明确表示,AI的发展需要规则,并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与治理。法媒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倾向于鼓励AI企业自主发展,而欧洲则更关注AI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在峰会闭幕式上,包括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在内的61个国家共同签署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该声明强调AI技术的开放性、安全性和伦理性,倡导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AI治理框架。
然而,美国和英国拒绝签署该声明,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英国政府以“该声明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拒绝签署,并否认是受美国影响。对此,英国《卫报》评论称,美英两国的决定打击了全球协调监管AI技术的希望,可能会削弱英国在AI行业的国际信誉。
BBC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万斯在峰会上的强硬发言让与会各国政要“脸色铁青”。他不仅拒绝就AI安全问题展开讨论,还直言美国将继续保持AI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一立场与欧洲、亚洲等多国寻求AI全球治理的趋势背道而驰,凸显出全球AI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AI治理的讨论日益深入。然而,本次巴黎AI峰会暴露出全球在AI发展战略上的重大分歧。欧洲希望通过投资和监管推动本土AI企业发展,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提出合作倡议,而美国则继续奉行技术主导的市场竞争策略。
分析人士指出,美英拒签AI声明凸显了国际AI治理碎片化的趋势。各国在AI技术发展路径、监管力度、开放模式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分歧,短期内难以达成全球统一的治理框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法国、德国、印度等国的合作模式或许能够为全球AI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望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继续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如何在技术创新与安全监管之间找到平衡,将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