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访问美国 提名特朗普诺贝尔和平奖
- Jx L
- 7月1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据美媒消息,2025年7月10日当地时间7月8日,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在正式提交新政党“美国党(The American Party)”的注册文件后,仅不到48小时,一份由权威机构Quantus发布的民意调查,便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掷向美国政坛:4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这一新兴政党,其中14%的选民更是明确表示“肯定会投票支持”。该党尚未参加任何选举,便已在民调中取得如此成绩,显示出“美国党”在短时间内便引发了广泛共鸣。
更令人震惊的是,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党”在传统两党的核心支持群体中也迅速获得影响力:57%的共和党男性选民表示对新党感兴趣,12%的年轻民主党选民也表达了支持意愿。这一趋势在沉寂多年的“第三党空间”中极为罕见,标志着美国选民对现行政治体制的强烈不满情绪正在快速汇聚成现实力量。
长期以来,美国政坛几乎被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坐庄”的局面所垄断,但这种两极格局也带来了持续的政治对立、立法僵局与社会分裂。盖洛普的最新研究显示,69%的无党派人士、53%的民主党人以及48%的共和党人都表示“希望看到一个强有力的第三选择出现”。这一统计与马斯克新党的主张“代表80%的沉默大多数”不谋而合,恰恰击中了当前美国社会中最根本的不满,人们对传统政治精英失去信任,对空洞承诺和派系斗争感到疲惫。
观察人士指出,马斯克的个人形象:科技企业家、非传统政治人物、敢言者,正在被大量普通民众视为“体制外”的变革力量。在过去十年间,马斯克曾数次因言论、企业政策或个人风格受到主流媒体批评,但也因此积累了大批“非主流”支持者。而这批人正是“美国党”得以在一夜之间引爆关注的基础。
虽然“美国党”的政策纲领尚未完全公开,但外界普遍认为,其主张将在经济自主、政府精简、自由技术发展以及反对政治正确方面与现行主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也有分析称,马斯克在选举资金、媒体关注度与社交平台影响力上的天然优势,将为新党赢得初期发展所需的巨大曝光量。

与此同时,美国传统政党阵营已开始警觉。据《国会山报》披露,前总统特朗普已在私人场合对“马斯克组党一事表示愤怒”,并警告其“不要破坏保守派联盟”。民主党方面也对“美国党”可能从年轻选民和中间派选民中吸走票源表示担忧,认为这将增加共和党在多个关键州的胜选几率。
但也有批评声音指出,马斯克虽有雄厚资本与强大话语权,但缺乏政治经验和系统政策构想,担任党魁可能会使“美国党”陷入“个人主义政党”的风险中。一旦其个人风格过于强烈而缺乏组织建设,或会导致短暂热潮后迅速瓦解。
美国政治分析人士乔治·福尔曼指出:“马斯克的新党,无论成败,其存在本身已经证明美国当前政治生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越来越多的选民不再相信民主党或共和党能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这为新势力的崛起提供了空间。”
“美国党”的兴起正发生在2026年中期选举准备阶段,若其能在部分州迅速组织起基层网络并推出候选人,则可能对多地选情构成实质性冲击。尤其在所谓“紫色州”(即摇摆州),“美国党”一旦分流选票,极可能改变胜负天平。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第三党在美国并非没有尝试。从罗斯·佩罗到自由意志党,这些政治力量虽曾引发热议,但多半昙花一现。马斯克能否打破这一“第三党的宿命”,仍需时间与选民考验。
综上所述,“美国党”的出现无疑在当前政治格局中掀起了波澜。它代表的,不仅是马斯克个人的政治雄心,更是一部分美国人对现行制度深刻不满的集中表达。无论最终能否在选举中获得实质性席位,这一政党已为美国未来的政治发展埋下变革的种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