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出台新规:幼教机构全面禁用私人手机
- Jx L
- 8月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澳媒讯】为进一步强化儿童安全保护机制,南澳州政府近日正式宣布,将全面禁止托儿所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使用私人移动设备。这一举措被视为全国领先的儿童保护改革之一,也是继维多利亚州近期爆出严重虐童事件后,南澳政府迅速响应、加强监管的重要表现。
根据新规,所有在托儿所、幼儿园及相关幼教服务机构中直接接触儿童的工作人员,将不得持有可以拍摄照片或视频的私人设备。这些设备包括私人手机、平板电脑、相机,以及具备文件存储或传输功能的个人介质。今后,在为儿童提供教育和照护的过程中,**仅允许使用机构官方配发的设备**进行拍照、摄像等操作。

南澳政府表示,此举是为严格落实《国家示范守则》(National Model Code),以全国统一标准提升儿童在教育与照护场所中的安全保障。南澳和维多利亚州也因此成为全国率先实施该守则的两个司法管辖区,展现出对儿童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
南澳教育部长布莱尔·博耶(Blair Boyer)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致力于提升日托服务及幼儿园的监管水平和安全标准。他强调:“从现在开始,南澳所有幼儿教育提供者必须确保已制定有关禁止使用私人移动设备的政策和程序,并向教育标准委员会(Education Standards Board)提交正式文件,作为合规承诺的一部分。”
根据规定,所有托育和幼儿园服务机构需在**2025年9月底前**完成相关政策的制定,并报备至监管机构。若未能按时提交或政策不符合要求,相关机构将面临严厉处罚,最高可被处以5万澳元罚款,情节严重者甚至可能被勒令暂停运营。
教育标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本·格拉莫拉(Benn Gramola)也对此政策表达了强力支持。他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在教育场所中遭受不当对待的风险,保护他们的健康、安全与福祉。通过禁止使用私人设备,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图像采集和数据传输,避免敏感信息被滥用。”他还补充道,目前已有大量服务机构自发采用《国家示范守则》,这说明该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改革,也反映出多数教育从业人员已对儿童隐私与安全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在工作和生活中日益普及,幼教机构使用私人设备的问题逐渐引发公众关注。尤其是涉及儿童影像记录和数据存储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儿童隐私泄露,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带来严重后果。为此,多位儿童安全倡导者和教育专家长期呼吁政府出台明确规定,规范从业人员在工作场合使用电子设备的行为。
南澳此次率先行动,赢得了家长群体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多位家长表示,他们十分欢迎这一新规的出台。“知道幼儿园的老师只能使用机构配发的设备为孩子拍照,我们就更放心了。”一位阿德莱德市郊母亲表示,“以前总担心孩子的照片是否会被随意传播,现在终于有了官方的制度保障。”
在实际操作层面,多数幼教机构将需要对内部流程进行相应调整,例如统一配置工作手机或相机、设立指定数据存储系统,并对员工进行设备使用规范培训。一些规模较小的日托中心担心增加运营成本,但政府方面表示,将提供过渡期和技术支持,以协助各类机构平稳过渡至新标准体系。
此外,教育标准委员会也将加强对全州幼教机构的监管力度,定期抽查政策执行情况,确保各项规定落地生效。政府方面明确表示,不会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拒不配合或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机构,将坚决依法追责。
除了设备使用的限制,此次改革还鼓励各机构建立更完善的影像资料管理体系,包括图像拍摄审批机制、影像存储加密、使用记录留档等,形成从拍摄、保存到使用的完整监管闭环,最大程度降低儿童在数字化环境中的暴露风险。
随着9月政策生效期限的临近,南澳政府表示将持续加强对幼教行业的指导与支持,确保每一家机构都能落实责任、执行标准,为全州儿童营造一个更加安全、透明、可控的成长环境。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