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实施全国最严刀具法案7月起未成年人禁购砍刀长剑
- Jx L
- 7月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阿德莱德讯】自7月1日起,南澳政府正式实施全澳最严厉的刀具管理法律,以应对不断上升的持刀犯罪趋势。此次改革将未成年人的购买刀具年龄从16岁提升至18岁,并将砍刀和长剑列入违禁武器清单,禁止制造、销售、供应、携带及使用,违规者最高可被判罚2万澳元或监禁两年。

南澳总检察长凯姆·马赫(Kyam Maher)表示,新法是对近期持刀暴力事件频发的直接回应,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这类行为愈发常见,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这些改革是常识性的,也是必要的。我们不能坐视持刀文化渗透进我们的社区。保护民众安全,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新法明确规定,18岁以下人群不得购买战术刀、折叠刀、猎刀等危险刀具,仅在特定情形下可被豁免,如收藏、教育或作为传家之物,前提是持有人必须提供合法性证明。同时,对于市面上已存在的大量违规刀具,政府设定了为期三个月的宽限期,鼓励民众将其主动上缴至警察局(Hindley Street与Grenfell Street警局除外),以免未来面临法律责任。
此外,新法进一步扩展对教育机构的限制范围,涵盖从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院至大学、宗教场所等,任何人不得在这些区域内携带任何类型的刀具。警方此前已被授权在公共区域,如商场、车站等使用金属探测设备进行搜查,新规生效后,其执法权限将更为广泛。
南澳警方助理专员娜瑞尔·卡梅尼亚(Narelle Kameniar)指出,全国范围内持刀犯罪已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我们的青年与街头黑帮特别小组,频繁接触到涉刀的青少年。这不仅是治安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她强调,新法旨在从根本上削弱危险刀具的可得性,为学校和公共场所营造更安全的环境。
事实上,南澳近期接连发生多起恶性持刀事件,加速了立法改革的推进。其中包括:
上周二,两名男子在阿德莱德市中心战争纪念碑附近被警方拦截。警方在例行搜查中发现两人身上藏有折叠刀的指虎及附带刀具的伸缩警棍等高危险性武器。由于事发地处市区繁忙区域,此事迅速引起市民关注。警方依据新法展开调查,并对两人提出控诉。
而在两周前,Port Adelaide地区亦爆发持刀抢劫事件。一名女子手持砍刀闯入当地一家加油站,威胁店员后试图掠夺财物。虽然无人伤亡,但事件发生于日间,影响极其恶劣。警方表示,涉案女子所持刀具在新法 规中已明确列为违禁武器。
此外,本月初阿德莱德CBD一处高层公寓中发生砍刀袭击事件,两名男子闯入住宅并用砍刀重创一名少年。警方到场后将两人逮捕,并以严重袭击罪起诉。伤者随后被紧急送医,伤情严重但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此案引发广泛讨论,许多人质疑为何如此致命的刀具能轻易流入民间。
这些案件不但突显了持刀问题的严重性,也证实了现有法律体系的不足。政府官员指出,刀具暴力行为正逐渐从街头向商业区域甚至私人住宅蔓延,形成新的治安隐患。而涉案人员多为青少年,反映出这一代群体在社交、心理及教育层面的问题不容忽视。
对此,马赫重申法律的必要性,“我们不能等待更严重的悲剧发生再去修法。将危险刀具归入违禁清单,就是为了阻止它们落入不当之手。”他呼吁公众积极配合法律实施,特别是家长、教师及青少年社工,应加强对青少年的行为引导,避免他们走上错误道路。
新法实施后,南澳政府也同步启动全州范围的公众教育计划,透过媒体、学校和社区组织向民众普及新法内容及法律责任。警方亦将加大对重点区域的巡逻与检查力度,防止刀具流通与潜在暴力行为。
目前,此项改革已获得多个治安组织、教育机构及家长团体的广泛支持。南澳家长联盟发言人表示,新法“让家长终于有法可依,可以保护孩子远离危险”,并呼吁其他州效仿此改革路径。法律专家亦指出,此次立法具有里程碑意义,极可能对全国其他州的刀具法律改革产生“示范效应”。
马赫在最后强调:“这不是一项短期措施,而是建立长期公共安全机制的关键一步。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它提供了清晰的底线。我们要传达明确的信息——南澳对刀具犯罪零容忍,绝不退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