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南澳警方介入调查 仿真度极高信件诱骗租客汇款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6月10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澳媒讯】6月2日南澳大利亚爆出一起“高度逼真”的租房诈骗事件,引发业界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房地产专家、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事务主管部门纷纷发出警告,敦促广大租客在面对房租支付信息变更等相关通知时提高警惕,避免落入精心设计的骗局。据《Realestate》6月3日报道,南澳一名机警租客在接到一封看似来自其租赁中介Turner Real Estate的信件后,主动联系房产经理进行核实,最终发现这是一封伪造的诈骗信函,内容要求租客在房产所有权“变更”后将租金转入一个新的银行账户。


这封信件之所以能引起关注,不仅因为其看似“官方”的外观设计,还因为它使用了Turner Real Estate新版的公司logo,整体风格与正规业务通知无异。Turner Real Estate首席执行官Emma Slape表示,该封信件“仿真度极高”,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她指出,唯一的破绽是信中并未使用租客的实名进行称呼,而这是正规房产中介与租客沟通时一定会遵守的基本规范。Slape分析认为,该骗局之所以能够针对性强、迷惑性高,极有可能是犯罪分子通过追踪公开的租房信息或社交平台上的房产动态锁定特定租客,进而展开诈骗行动。


在获悉该起诈骗事件后,Turner Real Estate迅速行动,通过邮件、短信和电话等多种方式向其管理下的所有租客发布紧急警告,提醒其不要轻信任何声称变更账户的信件或信息。Slape表示:“我们的许多租客对此反应积极,纷纷感谢我们及时通知。”目前,该事件已上报至澳洲国家诈骗监测机构ScamWatch、南澳房地产协会、南澳消费者与商业服务部(CBS)、南澳警察局以及涉事信件中提供的银行账户相关机构,以便进行调查和追责。


此次事件引发了整个南澳房地产行业的广泛重视。南澳房地产协会(REISA)首席执行官Andrea Heading在获知此事后立即向协会所有会员单位发布警报。她指出,这种高仿真度的伪造信件极具误导性,即便是有一定警觉意识的租客也容易中招。“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事前预警,”她强调,协会已要求所有房产中介进一步明确对租客的通知流程和支付信息变更的标准操作规范,务必保障租客的信息安全与财产安全。


与此同时,南澳消费者与商业事务部长Andrea Michaels也发表声明,敦促广大租客在接收到任何关于租金账户信息更改的通知时应立即保持高度怀疑。“无论通知看起来多么正式、署名多么真实,都不应盲目信任。”她表示,“务必通过租客原先联系渠道,即如原有邮箱、电话,或在中介官方网站上查询到的号码与房产经理进行核实,切勿使用信中提供的联系方式,因为这极可能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

ree

Michaels还指出,这类以“账户变更”为诱饵的租赁骗局并非首次出现,过去在澳大利亚其他州也曾有类似案例。受害者往往因轻信邮件内容而将大额租金汇入骗子账户,最终造成无法追回的经济损失。她提醒所有租客,在面对涉及金钱转账的通知时应采取“三步核查法”:首先确认通知来源是否与此前一致,其次通过独立渠道进行信息核实,最后在行动前与中介或房东再次确认是否存在实际变更。


这一事件暴露出当前网络诈骗手法日益升级、目标愈加精准的现实问题。犯罪分子通过伪造官方信头、冒用中介名称、模拟公司邮件模板等手段,使得受害者难以分辨真伪。特别是在住房租赁这种高频、高信任的交易场景中,租客容易因“依赖惯性”而放松警惕,进而落入陷阱。此次Turner Real Estate租客因警觉而避免被骗的案例,无疑为广大民众敲响了警钟。


为应对此类骗局,业内人士建议租客在租赁初期即主动了解房东或中介的正规沟通方式和账户信息,建立清晰的沟通记录。同时也鼓励中介公司加强内部培训和危机应对机制,确保一旦发生诈骗风险,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并协助租客处理善后。此外,政府应持续推动诈骗信息共享机制和公众教育,加强相关法规对于诈骗行为的追责力度,以建立更加安全透明的租赁环境。


随着房租持续高涨和住房需求旺盛,澳洲租赁市场的热度短期内难以减退。而在此背景下,保障租客权益、防范金融诈骗应成为行业与政府共同努力的重点方向。南澳此次曝光的“高仿诈骗信”事件,无疑为租房群体敲响了警钟,也提醒全社会提高警觉,防止看似细微的信息失误引发严重后果。对于租客而言,理性审视每一次账户变更通知,核查信息来源,始终是维护自身权益、避免上当受骗的最佳方式。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