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再度宣誓就职白俄罗斯迈入新五年政治周期
- Jx L
- 3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3月25日,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在首都明斯克的独立宫宣誓就职,正式开启他的新一届五年任期。这是卢卡申科自1994年首次当选总统以来,第七次就任国家最高领导职务,彰显其在白俄罗斯政坛长达三十余年的主导地位。
就职仪式简洁而庄重。卢卡申科身着深色西装,在宪法之上宣誓忠于白俄罗斯人民和国家,誓言捍卫国家主权、独立与宪政秩序。他在讲话中强调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并承诺将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与盟友国家的合作。
卢卡申科自1994年上台以来,便以强硬手段稳定政局、打击腐败并推动国家工业体系恢复。他被认为是苏联解体后东欧地区最具延续性的领导人之一,其治国风格融合了苏联时期的中央集权模式与现代国家治理的某些特征。
虽然他曾因推迟经济私有化、压制反对派、控制媒体和限制言论自由而遭到西方国家批评,但在国内部分民众眼中,卢卡申科维持了国家秩序,避免了经济剧烈动荡和社会极端分化。因此,他在农村地区和老一代选民中拥有相当支持度。
尽管成功连任,卢卡申科依然面临不小的内政压力。自2020年总统大选争议引发大规模抗议以来,白俄罗斯社会的分裂愈发明显。尤其是年轻一代与城市中产阶级,对于政治改革、民主自由的诉求日益增强。
政府近年来加强对反对派、媒体和民间组织的监管,并以“国家安全”为由拘捕多位政治异见人士,此举引发国际社会持续关注与批评。联合国和欧盟等机构呼吁白俄罗斯释放政治犯、尊重基本人权,并为政治多元化创造空间。
此外,白俄罗斯经济在疫情、战争和国际制裁多重因素叠加下,增长乏力。虽然政府在能源、交通和农业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对俄依赖严重,使其经济结构缺乏灵活性。青年人才外流、就业市场紧缩以及物价上涨,也是卢卡申科新任期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地缘战略角度看,白俄罗斯处于俄欧之间的关键地带。过去数十年,卢卡申科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维持相对灵活的外交策略,但自2020年后局势急剧变化。因镇压示威、限制民主等问题,白俄罗斯与欧美国家关系趋于紧张,欧盟多次实施经济与人员制裁。
与此同时,卢卡申科逐步加深对白俄罗斯与俄罗斯联盟国家的依赖。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白俄罗斯被指为俄军提供后勤支持,虽然官方未直接参战,但其边境与军事设施成为外界密切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形势下,卢卡申科选择“战略转身”,加强与中俄等非西方国家的合作。中国与白俄罗斯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推动多个项目,包括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卢卡申科亦多次表示,愿在多极世界中寻求平衡外交,不完全依附于某一大国。
卢卡申科的再次就职,也引发外界对于白俄罗斯政治未来的诸多猜测。一方面,他以强人形象掌控政局,短期内政权稳定难以撼动;另一方面,权力长期集中、政治体制僵化也可能埋下不确定种子。尤其在国际局势动荡与国内改革诉求增强的双重压力下,白俄罗斯或面临权力交接、宪政改革的长远考验。
2022年,卢卡申科推动通过宪法修正案,允许其再次竞选总统,并加强国家安全委员会等机构权力,被外界视为为其未来可能的过渡铺路。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卢卡申科或许在酝酿“体制内接班”方案,以确保政权平稳过渡,避免苏联式剧变。
在卢卡申科的领导下,白俄罗斯在独立30余年中实现了社会基本稳定、经济缓慢发展与国家完整性维护。然而,这种以强人政治为基础的体制,能否适应新时代多元社会与国际变局的挑战,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随着新一届任期的开始,卢卡申科既面临巩固现有秩序的任务,也无法回避体制转型的可能性。在东西对峙与全球格局重构的大背景下,白俄罗斯的下一步走向,将不仅关系到本国命运,也可能影响东欧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政治生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