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统一道路新规正式生效 AI监控全面上线
- Jx L
- 7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悉尼讯】2025年7月1日,澳大利亚全国同步启动了一项规模空前的交通法规改革,这场以科技手段驱动的新规,标志着澳洲在道路安全治理方面迈入全新阶段。此次改革的核心亮点是全面部署人工智能监控系统、统一加强对驾驶违规行为的惩戒机制,以及提高对移动停靠违规车辆的取证效率。新规旨在通过法治与技术的结合,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提升全体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感。
新规实施后,澳大利亚所有州和领地统一收紧对驾车使用手机的执法力度。过去,多数地区主要依赖警察目视巡查,但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疏漏,尤其是面对停在红绿灯前偷偷滑手机的情况更难取证。自7月起,AI驱动的高清摄像系统将在全国范围的主要道路、高风险交叉口和学校区域全天候运作。系统可自动识别驾驶员是否手持手机,即便车辆静止也不例外。一经查实,首次违规者将面临最高1209澳元的罚款以及扣除5个驾照积分;屡犯者甚至可能直接面临吊销驾照等更严厉处罚。
除了手机使用问题,新的交通法规还特别强调了安全带使用的强制性。在新南威尔士州,AI摄像头已可自动识别前排和后排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一旦检测出未按规定佩戴者,将被罚款423澳元。儿童乘车安全也被置于重要位置,任何未按照标准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行为都将受到重罚。这些措施的统一出台体现出澳大利亚政府对乘车安全风险管理的全面升级。
在速度管理方面,不同州也依据本地特性进行微调。例如昆士兰州赫维湾等旅游城市将限速由50公里每小时降低至40公里每小时,以提升游客聚集区域的行人安全;西澳部分城市中心区限速同步下调。而在维多利亚州,新规要求驾驶员接近正在执行任务的闪灯车辆(如路边维修车、救护车或消防车辆)时,必须降速至40公里每小时,否则将面临高达961澳元的罚款;而在南澳,若在多车道公路上遇到停靠故障车辆,驾驶员必须减速至25公里每小时,否则将被处以1648澳元罚款并扣除7分。
这次改革在执法手段上也加入了许多“智慧”元素。AI摄像头设备不再仅限于固定监控点,而是可以部署在可移动的路检车和无人监控区。这些便携式设备能灵活跟随交通高峰时间与易违规路段,有效打破了过去“见警察才守规矩”的心态,让司机在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执法存在。为了提升新规的接受度,政府在实施初期设定了“宽容期”机制,对首次违规行为以书面警告取代罚单,同时大力通过广播、电视、社交媒体以及驾训学校普及法规内容,鼓励公众主动适应变化。

从政策背景来看,本轮改革并非短期临时举措,而是源于多年来交通事故高发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张力。交通研究数据显示,分心驾驶已成为澳洲主要的道路安全隐患之一,尤其是在城市路段和学校区域。维州一项研究显示,高达20%的追尾事故与驾驶中使用手机有关。而在新南威尔士州试行AI监控项目的6个月内,手机使用违规率从1%降至0.2%,相关交通事故数量也同步下降,这为全国推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不过,这场改革在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关于隐私权的广泛讨论。隐私专员和部分民间组织担忧AI摄像头会无差别收集路面影像,可能侵犯公民在公共空间的匿名权利。对此,交通安全部门回应称所有设备均设有“只保留违规证据”的限制机制,未违规车辆影像将在24小时内删除。此外,为避免AI误判,系统设有人工复核机制,任何罚单在开出前必须经由人工确认,且设有线上申诉渠道供公众使用,确保执法过程公平、透明。
交通部长在改革发布会上指出,新交通法规的目标不是“创造更多罚款”,而是“拯救更多生命”。他强调,文明驾驶文化的形成不应仅靠惩罚驱动,更需要全社会形成共同守法的氛围。而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执法成本与提高覆盖率,则是现代治理不可回避的方向。
展望未来,澳大利亚交通监管机构还计划在醉驾识别、药驾测试、新能源汽车动态监控等方面引入更多智能化手段,构建一体化、高效化的交通安全生态系统。监管部门也将在未来一年内持续跟踪数据变化,以评估新规实施成效,并根据公众反馈进行必要调整。
可以预见的是,这场从2025年7月1日启动的交通法规改革,将成为澳大利亚道路治理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技术防线的建立到法律制度的更新,从公众教育到监管机制的完善,它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交通安全“零容忍”的立场,也反映了澳大利亚在法治、科技与公共服务融合上的治理能力。随着新规深入人心,未来的澳洲街头将少一些车祸,多一些守规者,多一些安全回家的家庭。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