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公开肯尼迪遇刺案机密文件
- Jx L
- 1月2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决定公开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前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及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相关的机密文件。这一决定迅速引起全球关注。约翰·肯尼迪于1963年在达拉斯遇刺身亡,是美国历史上第四位被暗杀的总统。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于1968年竞选总统期间遭到刺杀,年仅42岁。同年,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也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被枪杀,终年39岁。尽管官方调查认定这些案件均为个人独立策划,但多年来公众对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阴谋论和隐藏真相始终争论不休。尤其是约翰·肯尼迪案件,小罗伯特·肯尼迪曾公开表示,有“压倒性证据”显示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涉嫌参与刺杀行动。此次特朗普决定公开相关文件,或许将揭开这一历史悬案的真相。

特朗普在同一天还遭遇了一场法律挑战。美国联邦法官约翰·考夫诺尔裁定,特朗普旨在终止“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明显违宪”,并发布临时禁令阻止该政策的实施。特朗普随即回应称,将对这一禁令提出上诉,并指责法官的裁决违背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出生公民权”政策已有百年历史,保证任何在美国出生的孩子,无论其父母身份如何,都能获得公民权。但特朗普的行政令一旦生效,将使大量新生儿失去公民身份,并无法享受社会福利。这一举措引发了民权组织和多个州政府的强烈反对。目前,此案很可能被上诉至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审理。
与此同时,特朗普在能源政策上的大动作也引发了广泛争议。根据最新签署的行政令,联邦政府将冻结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授权审批,并放宽对化石燃料的开发限制。这一政策调整标志着美国能源发展方向再次向传统化石燃料倾斜。特朗普政府宣称,风能项目可能对海洋生态造成危害,且推高能源成本。但清洁能源倡导者对此持批评态度,认为这一政策将阻碍美国新能源市场的增长,并损害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美国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电动车和风能项目的普及率持续提高,而特朗普此举可能让这些进展受到重大挫折。
在外交政策方面,特朗普当天还表示,他将再次与朝鲜领导人取得联系。这一表态被视为其在国际舞台上维持影响力的重要一步,但具体谈判内容尚未透露。特朗普的一系列行动,再次体现了他在国内外政策上的强硬态度。然而,无论是机密文件的公开、“出生公民权”政策的争议,还是对新能源发展的打压,这些政策的推行都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挑战。接下来几天,围绕这些事件的讨论和辩论仍将持续,其最终结果也将对美国未来的政策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