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对世界多国征收高额关税
- Jx L
- 7月1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5年7月10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高达35%的关税,同时计划对未收到正式通知的国家统一征收15%至20%的“普遍关税”,此举再次引发全球市场震荡,并被广泛解读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轮升级。
在致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的公开信中,特朗普将此次征税措施归因于加拿大“未能有效阻止芬太尼等毒品通过边境流入美国”,指责其在毒品管控方面“不作为”,并抨击加拿大对美国乳制品设置“严重不公平的贸易壁垒”。特朗普表示,加拿大企业若愿意在美国设厂生产,将可获得此次关税豁免,但同时警告称,若加方采取任何形式的贸易报复,美国将考虑进一步提高税率。作为回应,总理卡尼在渥太华举行记者会,强调加方已投入10亿美元强化边境执法,并设立“芬太尼事务专员”专责此项工作。他强烈反对美方的单边行动,并表示不排除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申诉,以维护本国工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除加拿大外,特朗普政府还公布了针对多国的新关税清单,其中东南亚和北非国家成为重点目标。根据白宫7月8日的政策通告,自8月1日起,美国将对缅甸和寮国商品征收40%关税,对泰国和柬埔寨商品征收36%,对印尼商品征收32%,以及对马来西亚和突尼斯商品征收25%。这些国家此前并非美国主要施压对象,此次突然纳入高税率名单,被外界解读为白宫全面扩大贸易施压范围的信号。
事实上,早在4月“解放日”演讲中,特朗普就已预告将对多个国家征收新一轮关税,以“重塑全球贸易体系”。白宫此番宣布的税率几乎与当时威胁的数字一致。特朗普强调,所有关税措施将根据“与各国关系亲疏程度灵活调整”,表明外交立场和经济手段将更深度捆绑。
这轮关税原定于7月9日生效,但白宫临时宣布延期,理由是希望在90天宽限期内,与受影响国家达成“公平互惠”的贸易协议。尽管如此,特朗普在7月7日已向14国领袖发出正式信函,详列关税细节,并明确表示如无实质进展,新措施将在8月1日如期执行。他在声明中再次强调:“我们欢迎合作,但绝不接受不对等的贸易规则。”
然而,经济界普遍对这一轮高强度征税措施表示担忧。多位经济学者指出,这种做法短期内或许能在政治层面展示强硬姿态,但长期来看将削弱全球供应链稳定性,推高美国本土物价,伤害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受关税影响最大的包括汽车、电子、家居和纺织等依赖海外原材料的行业,预计将在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上承受双重压力。
金融市场对此也迅速作出反应。7月8日,美国三大股指全面下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均录得明显跌幅。丰田汽车在美上市股票下跌4%,显示投资者对关税扩大带来的产业冲击极为敏感。分析人士警告,如果关税如期全面实施,将引发供应链调整与资本回避,冲击美国制造业生态,并波及全球贸易信心。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而美国此轮贸易攻势无疑将加剧地缘经济紧张氛围。许多国家正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是否将进一步扩大征税范围,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能否发挥调解作用,防止事态升级。面对此次关税风暴,国际社会正在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安排,并思考如何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中谋求更稳定与平衡的发展路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