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局势紧张 美国联合也门政府军打击胡塞武装
- Jx L
- 4月2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新华社综合报道】2025年4月以来,随着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之间军事冲突不断升级,战火已从空中蔓延至可能的地面进攻阶段。尽管华盛顿方面尚未正式宣布出动地面部队,但包括《欧洲新闻》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在4月14日报道称,美方正在通过空袭与军事顾问行动,为也门亲政府军夺回战略要地荷台达港提供掩护与支持。这一动态或将使持续近十年的也门冲突演变为新一轮高烈度全面战争,对红海航运安全、中东局势乃至全球经济稳定构成深远影响。

胡塞武装自2023年10月起持续在红海及周边海域发动袭击,针对国际商船发射导弹和无人机,并称其行动是对以色列打击加沙的“回应”。随着局势升级,红海成为全球最不稳定的国际航运通道之一。美方以“维护海上安全”为由,于2025年3月中旬启动代号为“粗骑兵行动”的军事行动,大规模空袭胡塞控制区域的雷达站、防空设施、导弹发射阵地及无人机基地。
据五角大楼数据,截至4月中旬,美军已对胡塞目标实施超过350次空袭,动用了战斧巡航导弹、F-35隐形战机及高空侦察无人机,造成至少12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多个军事设施被摧毁。然而,胡塞方面并未因此退却,持续向商船及盟军基地发射武器,并声称已击落多架美军无人机。虽然这一说法尚未得到美方确认,但胡塞武装的抗击态势说明其依然具备较强组织动员与作战能力。
在空中打击的掩护下,也门亲政府军正筹备向胡塞武装控制的重镇荷台达港发起地面进攻。荷台达是西部沿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不仅是胡塞获取外部援助的主要通道,也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一旦收复,将对胡塞武装构成战略性打击,并可能改写当前战场格局。
尽管美国政府尚未公开派遣地面部队,但多方消息显示,其军事顾问与私人承包商已经抵达南部亚丁,与也门指挥官协商作战计划。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近日回应称,红海安全应由“地区国家共同承担”,这一表态被外界解读为美方可能采取“影子介入”的方式,维持空袭与后勤支援,同时避免正面涉入地面冲突以减轻国内政治压力与国际舆论反弹。
周边国家对此态度分歧明显。沙特阿拉伯作为胡塞长期敌对方本可视此次进攻为契机,但出于对本土安全与社会情绪的考量,利雅得表现出相当谨慎。沙特高层担心,若地面进攻失败,将招致胡塞针对其本土城市与油田的导弹报复。阿联酋方面则更为明确地撇清关系,称对任何地面攻势“不知情”,并重申自2019年后其对也门军事涉入已大幅减少,更多倾向提供人道及重建援助。
也门总统领导委员会副主席祖拜迪公开呼吁西方国家“趁伊朗在多个前线受挫之际,扩大打击胡塞规模”,推动联合空地打击。他认为,仅靠空袭无法彻底摧毁胡塞的地下设施和广泛的民间支持网络,地面推进是达成战略突破的必要手段。但中东问题专家普遍指出,胡塞在萨那、荷台达等控制区构筑了严密的防御体系,熟悉地形、民众支持,加之地形复杂,任何强攻都将付出巨大代价。
与此同时,联合国与多个人道主义组织不断发出预警,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表示,胡塞控制区内目前仍有逾1100万人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地面战若爆发,势必引发新一轮难民潮及人道灾难。红十字会与无国界医生组织也发布声明,敦促各方尽快恢复对话机制,重启停火谈判,避免冲突进一步扩大。
当前,美国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对抗已超越传统反恐范畴,深陷宗教、地缘与战略多重因素交织的泥潭。尽管美方军事行动获得部分盟友支持,但在阿拉伯世界内部却引发广泛质疑,部分国家认为此举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并为伊朗等势力提供介入借口。而胡塞武装也利用“反美”与“反侵略”的话语体系加强内部动员,进一步巩固其在也门北部的控制力。
可以预见,若美军与亲政府部队正式启动地面战,也门战局将急剧升级,红海通航安全与全球能源供应链或将受到实质性威胁。在此关键时刻,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中东调解机制、阿盟与欧盟等各方的协调与介入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所有相关国家而言,如何在维持地区安全与防止全面战争之间取得战略平衡,将是接下来的巨大考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