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肖千大使在澳媒发表署名文章 呼吁中澳加强人工智能合作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3月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2025年3月3日,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肖千在澳大利亚主流媒体《澳人报》评论版发表题为《携手迈向更加美好的智能未来》的署名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和数据保护方面的积极贡献,并呼吁中澳两国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携手打造更加开放、安全和包容的技术生态。这篇文章的发表正值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而国际间的技术竞争与合作关系也愈加复杂之际,因而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文章中,肖千大使特别提及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开源AI模型,并强调该技术的创新性和普惠性。DeepSeek的推出使得全球用户能够免费商用,同时以更低的算力需求和成本实现高效的人工智能应用。这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式不仅让全球更多企业和个人享受到人工智能的红利,也推动了AI技术的普及化,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大使在文章中批评了个别国家以“安全风险”为由对该模型采取的限制性措施,并指出这种将科技问题政治化的做法将严重阻碍全球科技创新,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肖千大使在文章中阐述了两点核心观点。首先,他强调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全球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加速变革各个行业的生产和运营模式。DeepSeek等中国AI企业的技术突破,使得高质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被更广泛地应用于医疗、教育、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逐步成为国际科技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各国提供了更多合作与发展的可能性。


其次,他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安全保护,并始终坚持发展与监管并重的原则。中国不仅严格依法保障数据安全,早在2020年便率先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呼吁各国不得直接向企业或个人调取境外数据。此外,在2022年和2023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导在AI发展过程中加强数据保护,保障各国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个人隐私安全。目前,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合作,落实相关倡议,共同维护全球数据安全。


文章还特别提及DeepSeek在数据保护方面的具体做法。相较于部分国际AI企业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数据处理方式,DeepSeek不仅遵循国际最严格的数据安全标准,还对数据存储位置和处理方式做出了明确说明,并采用先进的加密和匿名化技术,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滥用。这一透明、安全的模式得到了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全球AI专家的高度认可,也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在国际技术标准上的合规性和开放性。



肖千大使在文章中强调,当前人类社会正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场变革将彻底改变全球技术和生产体系,各国只有加强合作、互相借鉴,才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占据有利位置,实现技术突破并带动经济增长。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国不应采取“脱钩断链”或“筑墙设障”的封闭政策,而应通过开放合作促进科技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大使指出,中澳两国都是开放型经济体,长期以来都是自由贸易和国际科技合作的受益者。只有坚持科技开放和包容发展,才能确保两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他呼吁澳大利亚摒弃意识形态偏见,与中国携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交流合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对各国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在此背景下,中澳两国如果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深化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医疗健康、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实现共赢。肖千大使的署名文章不仅展现了中国在AI技术发展方面的信心和决心,也向澳大利亚释放了加强合作的积极信号。


文章最后指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澳两国应当携手构建开放、包容、普惠、安全、非歧视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可能。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才能真正迎接智能时代的挑战,实现更广泛的技术共享,让先进科技造福全球人民。


肖千大使的文章在澳大利亚主流媒体的刊登,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中澳科技合作的重视,也向澳大利亚社会传递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透明态度和开放政策。这一表态不仅有助于打破外界对中国科技发展的误解,也为未来中澳科技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接下来,双方如何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成为业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