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斯三年内再度访问中国 对华友好成澳长期战略核心
- Jx L
- 7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阿德莱德讯】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于2025年7月12日至17日对中国展开了为期六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上任以来的第二次访华,也是近十年来澳洲领导人最长时间的中国之行。此次访问跨越上海、北京与成都三地,涵盖政治、经贸、文化、人文等多个层面的交流合作,标志着中澳关系在经历数年的摩擦与低谷之后,迎来全面回暖与战略重启的重要节点。

阿尔巴尼斯此行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双边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在区域安全格局中争取对话空间,同时通过文化与象征性外交举措修复两国人民间的情感基础。自2019年以来,中澳关系因疫情起源、媒体互遣、达尔文港租约以及对中国投资安全审查等问题多次陷入紧张。尽管自2023年起,双方逐步解除贸易壁垒,但对于是否能够恢复全面互信,外界仍抱持观望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巴尼斯此行不仅是“解冻之旅”,更是一场带有试探性与建设性意图的“修复行动”。
访问伊始,阿尔巴尼斯一行抵达中国经济中心上海。他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稳定的双边关系直接关系到澳洲的就业与经济增长。当日傍晚,他在外滩沿黄浦江漫步,并与上海海港足球队主帅穆斯卡特会面,象征中澳在人文与体育领域的深厚联系。第二天,阿尔巴尼斯走访携程总部,并见证了携程集团与澳大利亚旅游局之间签署促进旅游合作的协议,旨在吸引更多中国游客赴澳,有效提振自疫情以来遭受重创的旅游产业。双方还就数字经济、绿色能源、清洁钢铁、教育与金融合作等新兴领域展开了深入讨论。阿尔巴尼斯强调,“我们希望确保两国关系不仅仅建立在资源贸易上,更需要发展基于创新与可持续性的合作模式。”
上海行程结束后,阿尔巴尼斯于7月14日抵达北京,正式启动本次访问的高层政治会谈部分。澳方代表团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举行了总理年度会晤,双方重申致力于维护和发展稳定、建设性和互利的双边关系,并就推进自由贸易协定升级、中澳高层交流机制化建设达成共识。第二天,阿尔巴尼斯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闭门会谈,内容涵盖全球经济复苏、地区安全、南海局势、气候变化、数字主权等重大议题。澳方提出支持全球多边主义秩序的立场,并表达了在可合作领域与中方携手的意愿。在会谈中,习近平指出,中澳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双方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推进互利共赢。中国也欢迎更多澳大利亚产品回归中国市场,支持扩大教育、旅游等人文交流。

在北京的最后一天,阿尔巴尼斯前往八达岭长城进行参访,这一行程带有强烈的历史象征意义。52年前,澳大利亚前总理高夫·惠特兰曾在尚未建交前访问长城,成为澳中关系史上的里程碑。阿尔巴尼斯在现场表示,他此行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愿两国以理性、平衡与合作精神,处理分歧,拓展共识,稳步推进中澳关系健康发展。中国官方也特地关闭该路段长城,彰显对阿尔巴尼斯此行的高度重视。
访华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成都。阿尔巴尼斯于7月16日下午抵达这座西南重镇,第二天即前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探访。他亲切看望了曾在阿德莱德动物园展出的熊猫“福妮”和“网网”的后代,称这是澳中人文纽带的象征。这一活动再次体现出“熊猫外交”在两国关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其后,阿尔巴尼斯参观了澳大利亚医疗企业科利耳(Cochlear)在成都的研发中心,深入了解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科技与医疗是澳中未来合作的新增长点,澳大利亚愿意分享其在听力健康、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技术成果。
在成都期间,阿尔巴尼斯还与四川省和成都市领导举行会谈,探讨教育交流、地方旅游发展和绿色产业链建设等具体议题。双方表达了在地方层面进一步扩大合作的愿望。随着成都在成渝城市群中崛起为西南经济核心城市,中澳地方合作有望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延伸,形成更广泛的区域发展纽带。

整体来看,此次访华行程成果显著,不仅推动了多项贸易壁垒的解除和产业合作的签署,更在战略层面为中澳关系建立了新的框架。在双方共同发布的简短声明中,中澳将继续致力于保持高层沟通、推动更多务实合作,并构建“稳定、成熟、可预期”的双边关系。虽然澳大利亚国内部分政界人士担忧与中国关系的快速升温会引发盟友如美国的不满,阿尔巴尼斯在多个场合强调,澳中关系发展是基于澳大利亚国家利益和独立主权的决策,“我们可以同时与中国合作,也不影响我们与盟友的牢固关系。”
此次六天访问不仅令中澳之间的经贸脉络进一步清晰,也通过象征外交、地方互动、技术探讨等形式,释放出积极信号。未来的关键在于:双方如何兑现本次访问中所达成的共识,落实旅游签证便利化、绿色技术合作和双向投资平台建设等承诺。此外,面对中美之间日益复杂的博弈格局,澳大利亚如何在维持战略平衡与争取自身发展空间之间走出一条清晰且独立的道路,也将成为衡量此次访华成效的重要观察点。无论如何,这一行程已为中澳关系的下一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