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个人通讯设备突发爆炸 如同炸弹致数千人死伤 引发高度恐慌
- Jx L
- 2024年9月2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黎巴嫩在9月17日和18日连续两天发生了针对通信设备的大规模爆炸事件,特别是寻呼机和对讲机的集体爆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第一轮爆炸事件发生在9月17日,集中在黎巴嫩的多个地区,爆炸主要影响的是寻呼机使用者。据黎巴嫩公共卫生部门的统计,这次爆炸造成至少12人死亡,约2800人受伤。许多伤者是因为手持或接近寻呼机时发生爆炸,造成严重的面部、眼睛和四肢伤害。虽然爆炸并未对建筑物造成显著的物理破坏,也未引发大规模火灾,但其对个人的直接影响是灾难性的。黎巴嫩媒体报道称,这些寻呼机很可能在生产或供应链的某个环节被植入了微型炸药,使得这些设备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变成了隐形炸弹。爆炸的方式极为隐蔽且难以察觉,造成的打击范围广泛。
黎巴嫩真主党随即指责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策划了这一系列爆炸事件,声称以色列通过网络攻击远程引爆了这些通信设备。真主党领导层认为,这是针对他们组织的蓄意攻击,而不仅仅是偶发性事件。黎巴嫩安全部门也站在真主党一方,支持这一指控,并展开了对以色列可能参与事件的调查。然而,以色列官方对此指控未作出正面回应,只保持沉默。黎巴嫩方面的指责,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就在第一轮爆炸之后的第二天,9月18日,黎巴嫩多地又发生了新一轮的爆炸事件,这次的爆炸设备是对讲机。黎巴嫩南部和首都贝鲁特南部郊区等多个地点的对讲机同时发生爆炸,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根据黎巴嫩官方的统计,这次爆炸导致至少20人死亡,450多人受伤。经过确认,爆炸设备为日本制造的ICOM V82型对讲机。与前一天的寻呼机爆炸一样,这些对讲机也可能在制造或供应链的某个环节被植入了微型爆炸装置,使得操作人员毫无察觉。
这一系列爆炸事件不仅引发了黎巴嫩国内的恐慌,也让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真主党再次将矛头对准以色列,宣称这次爆炸不仅仅是针对个别成员的袭击,而是对黎巴嫩整个国家的打击。真主党誓言要对以色列进行报复,并称以色列将为这次行动付出代价。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纷纷对此表示强烈关注。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以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相继发表声明,谴责这些爆炸事件,并呼吁所有相关方保持克制,防止局势进一步升级。古特雷斯特别强调,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平民的生命安全,避免局势恶化。图尔克则要求对这次爆炸事件进行独立、透明的调查,并追究相关责任人。他指出,针对平民的大规模袭击违反了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必须彻查。

虽然以色列没有正面回应这些指控,但其高层领导人在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言论似乎间接承认了某种参与。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在爆炸事件后公开称赞了以色列情报部门的“伟大成就”,并表示以色列将继续在该地区保持高度警惕。与此同时,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也发表讲话,暗示以色列仍有许多“尚未使用的能力”,这些言论似乎是在警告黎巴嫩和真主党,未来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这一系列爆炸事件的发生让黎巴嫩国内的安全系统暴露出严重漏洞。黎巴嫩政府和真主党方面均对这些设备的供应链提出了质疑,认为外部势力在通信设备中植入了爆炸装置,甚至可能是通过国际供应链进行的精准操作。这让中东地区的安全问题再次被放大,通信设备本应保障安全和隐私,但在此事件中却成为了攻击的工具。
目前,黎巴嫩局势依然紧张,真主党誓言要对以色列采取报复行动,而以色列方面则保持沉默,未明确回应真主党的指控。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局势的关注不断升温,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呼吁各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但未来局势如何发展仍然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一系列通信设备爆炸事件不仅暴露了黎巴嫩的安全漏洞,也加剧了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
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社会将继续关注这些爆炸事件的幕后真相以及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互动。这一连串的爆炸事件不仅仅是针对黎巴嫩真主党成员的袭击,更是一场牵动国际社会和地区安全的重大事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