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年我国外贸保持稳健增长非美市场成主要支撑力量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9月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据中国财经资讯 2025年8月29日根据最新公布的贸易数据和多方信息,我国外贸发展在今年前七个月继续展现出“稳中有进”的格局。整体来看,一方面全球贸易规模保持增长,新兴市场需求强劲,中国在非美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出口多元化初见成效;另一方面,美国持续加码的关税政策扰动全球产业链,再平衡进程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规模估计达12.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其中,美国因“抢进口”效应推动进口增长12.5%,但增速明显放缓,未来需求或进一步减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欧盟进口增长6.9%,日本增长3.9%,而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新兴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进口增速均在12%以上。在对华贸易方面,中国在非美市场的份额稳步上升:对欧盟进口份额提升至21.6%,日本、巴西、东盟等经济体自中国进口金额和占比均增加。相较之下,美国市场份额降至9.8%,显示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压制出口表现。


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5453.2亿美元,同比增长5.9%,高于市场平均预期。分项来看,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4.1%,均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对美出口下滑对整体形成拖累,但得益于对东盟、欧盟等市场的出口拉动,中国出口增速仍保持较快水平。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7月对东盟出口规模达5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对整体出口增速贡献2.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对台湾省出口增长19.2%,成为增速最高的单一市场。整体来看,东盟、欧盟和美国分别占中国出口比重的17.0%、15.5%和11.1%。在合作机制层面,中国对G20出口规模最大,但同比小幅下降0.8%;对最不发达国家出口增速最快,同比增长44.5%,显示“一带一路”及南南合作潜力正在快速释放。


从商品结构看,2025年7月中国出口主要集中于“加工专用中间品”,金额1078.8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其中,集成电路出口规模最大,金额178.9亿美元,同比大增29.4%;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金额58.7亿美元,同比增长48.9%,增速居首。此外,服装、纺织品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保持稳定增长,但增速已低于电子信息、汽车等新兴高附加值产业。专家指出,这表明中国外贸正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

ree

全球宏观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通胀与增长放缓的双重困境,新兴市场则受到贸易壁垒与外交摩擦困扰。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成为最大变量。近期就业增速放缓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进口商品价格上升,预计关税传导将在未来3-6个月集中显现,进一步限制美联储的政策空间。欧洲经济同样承压:德国汽车业因对美出口下降裁员逾11万人,瑞士制造业则考虑将生产环节转移至欧盟,以规避高关税。在新兴市场中,印度因大量进口俄罗斯能源与美国关系恶化,美国对印度关税上调至50%,几近“准禁运”。这将拖累印度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迫使其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也为中印经贸合作提供了潜在空间。


美国正通过双边协议和差异化关税手段重构全球贸易体系,打破WTO最惠国待遇原则,呈现出“政治化工具化”的特征。钢铝制品关税扩大、风电设备国家安全调查等举措,使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企业合规成本大幅上升。同时,美国以非常规方式介入关键产业链,如持股英特尔等企业,凸显出贸易政策与国家安全的深度交织。中国则在关键矿产、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应对风险:稀土出口管制凸显战略地位,中国企业正在逐步构建自主技术生态。


展望8月,ETS、LightGBM、Prophet三种模型预测显示,中国进出口总值或将同比增长约3.7%,其中出口增长5.2%,进口增长2.1%。整体增速虽放缓,但外贸基本盘保持稳定。在外部环境趋紧的背景下,中国外贸未来有三大机遇:其一,对欧盟、东盟等非美市场出口份额持续扩大,有助于分散风险;其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推动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攀升;其三,“一带一路”沿线及最不发达国家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彰显制度型开放优势。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需继续推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提升产业链韧性和技术自主水平。同时,应深化区域合作与多边协作,以稳定外贸基本盘。


总体而言,2025年我国外贸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下,展现出韧性与潜力。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推进和产业升级加速,我国外贸有望在全球经济动荡中保持“行稳致远”的发展态势。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