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国1.2万亿投建世界最大水电工程 雅鲁藏布江水电巨坝正式启动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7月2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2025年7月21日 北京讯】在沉寂数年后,雅鲁藏布江下游超级水利工程终于正式启动。中国政府于近日宣布,位于西藏墨脱境内的“下游水库及梯级水电开发项目”全面开工建设。这一工程被誉为“世界最大水电站项目”,其规划规模远超三峡工程,年发电量将突破3000亿千瓦时,总投资预计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这不仅是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也在国际水资源格局中投下了巨大的震动波。


据中国水利部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公告,该项目位于雅鲁藏布江进入大拐弯之后、尚未流入印度前的狭长山谷地带。工程总体采用“多坝联动、分期投产”的形式,首期建设5座巨型水坝及配套输电设施,规划高程、水头与泄洪量均为世界之最。官方强调,该项目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一环”,符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为全国电力结构转型和藏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初步估算,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亿吨。


不过,这一庞大工程的开工并非没有阻力。印度和孟加拉国两国政府对此项目表达了强烈关切。雅鲁藏布江出藏后进入印度,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是印度东北部及孟加拉的重要水源。印度外交部21日发表声明称,中方未就该项目与印方进行充分协商,可能对下游水资源安全造成不可预测影响。印度媒体甚至以“战略水炸弹”来形容该水坝,认为一旦发生地震或人为操控,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孟加拉方面也担心该水库将在枯水期严重影响其农业灌溉与城市供水。


面对邻国质疑,中国外交部回应称,该工程完全位于中国境内,属主权范围之内的水利开发,合法合规。中方强调将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并继续通过现有双边机制与下游国家沟通共享有关水文数据。此外,国家生态环境部也承诺将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环境监测与评估,并适时公布生态影响报告。项目牵头单位中国能建透露,目前已在墨脱建立生态保育基地,对周边动植物、地质、水文进行长期观测,以减少人为干预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地缘政治挑战,项目本身的施工难度也前所未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腹地,是全球已知最大断裂带之一,地质结构极其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专家指出,在如此脆弱的地质背景下修建超大型水坝,存在工程稳定性与施工安全隐患。部分环境组织担心,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极高,长臂猿、雪豹等濒危动物栖息于此,一旦大规模开发将导致物种栖息地丧失、迁徙路径中断、生态系统失衡等不可逆后果。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新华社

即便如此,中国政府仍决意推进工程建设。这不仅是能源战略的体现,也与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规划密切相关。当前西藏本地电力多依赖外部调配,且工业用电紧张,该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本地电网结构,推动绿色能源产业聚集。同时,该工程也将为川藏铁路后期建设提供电力保障,推动整个西南地区基础设施升级。墨脱县委书记在开工仪式上表示,水电站将为墨脱提供超过1万个就业岗位,同时改善交通、通信与教育医疗条件,“对提升藏东南边境治理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在资本市场方面,受水电项目启动消息影响,多家涉及高压输电、水轮机制造、特种混凝土等相关板块股票近日集体上涨,市场预期未来将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拉动效应。专家指出,在当前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下,该项目无疑增强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域电力互联提供了支点。


尽管中印间关于跨境水资源治理仍存分歧,但部分国际学者呼吁各方应通过合作机制而非对抗解决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苏嘉德表示,面对气候变化与人口增长压力,亚洲各国应加强跨境河流管理的法律与技术合作,构建以透明、共享、安全为核心的区域水治理框架。他指出,“如果水成为博弈工具,最后吃亏的是整个流域的人民。”


总的来看,雅鲁藏布江超级水利工程既是中国绿色能源战略的重大标志,也是地缘环境中充满挑战的一步棋。其未来走向,不仅考验中国工程技术和生态治理的能力,也将深刻影响中印关系乃至南亚水资源格局的演变。是成为“亚洲水塔”的绿色典范,还是诱发区域紧张的新源头,答案仍在建设与对话之间等待时间检验。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