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坦诚交流释放积极信号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8月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5年7月30日 北京讯】在全球经济复苏依旧缓慢、中美贸易关系备受瞩目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经贸团队于本周举行了新一轮磋商,并就一系列关键议题达成积极共识。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29日表示,根据两国元首今年6月5日通话达成的共识,双方在过去一天半时间内,围绕彼此关切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且建设性的交流,显示出中美在推动经贸关系稳定发展方面的共同意愿。


此次会谈是两国元首战略沟通后的重要后续落实举措。李成钢指出,中美经贸团队在机制性对话框架下,聚焦多项重大经贸议题,包括关税政策、市场准入、技术限制、投资环境与供应链合作等,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中,最受关注的成果之一是,双方同意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实施的部分对等加征关税(税率高达24%)如期展期,同时中方也将对相关反制措施予以对等延续。这项安排对稳定全球市场信心、减少企业不确定性具有直接影响。


中美关税争端自2018年起不断升级,曾对两国企业及全球产业链造成冲击。随着两国多轮高层互动的恢复,部分加征关税在此前已经暂停实施。此次明确展期的决定,体现出双方在推进合作、避免争端升级方面展现出更强的务实态度,也为未来可能的更大范围关税调整留下空间。


除了关税问题外,李成钢还强调,双方在此次交流中同意加强在多个层级的沟通机制,保持密切联系,并就下一步经贸磋商议程及时对接。这种“常态化沟通”安排不仅有助于管控风险、妥善处理分歧,也有利于捕捉合作机遇,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加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仍存在结构性矛盾与战略博弈因素,但双方均释放出致力于“稳定—对话—合作”三位一体路径的信号。李成钢在发布会中表示,中美经贸合作具有高度互补性,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双方利益深度交融,脱钩断链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他强调,在当前复杂的全球经济格局中,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对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来源:新华社

国际舆论普遍关注此次磋商的积极进展。多家国际财经媒体分析认为,随着中美继续以务实态度推进经贸沟通,部分关键领域的紧张情绪有望缓解。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未来双方可能在规则协调与标准制定方面展开合作探索。这将不仅重塑双边贸易格局,也可能在全球经贸治理中形成新的范式。


中美经贸关系的改善不仅是两国企业界所期待的,也受到多国政府与跨国机构的高度关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边机构此前多次呼吁,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应当在稳定国际市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当前,世界正面临通胀压力、地缘冲突、供应链瓶颈等多重挑战,中美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经贸分歧,不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也有助于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中美经贸关系走向仍将取决于双方如何妥善处理关键敏感问题,如高科技出口管制、投资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尽管磋商机制的恢复本身是一项积极信号,但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尚需双方展现更多政治意愿与战略智慧。


目前,双方经贸团队已达成共识,将继续保持沟通协调机制的畅通,并根据两国元首战略引领,围绕双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推进解决方案。预计下阶段中美将就具体议题安排专题会谈,进一步探讨务实合作的空间。


随着9月联合国大会等多边外交场合临近,外界也关注中美是否会在经贸领域通过更多元的渠道释放合作信号。当前这场经贸磋商进展,无疑为中美关系增添了一抹相对温和的色彩,也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稳定预期。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