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切水不断”的中马情谊 千年友好关系再迎新篇 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4月2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根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5年4月15日至16日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马来西亚多家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此访不仅延续中马长期友好的外交传统,更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引。


在署名文章中,习近平主席全面回顾了中马千年情谊,从唐代义净法师首次记载古吉打王国,到明代郑和五次到访马六甲,再到南侨机工在抗战时期协助开通滇缅公路,展示了中马友好往来的深厚历史根基。他引用马来西亚谚语“切水不断”,形象地比喻中马两国友谊历久弥新、绵延不断。


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强调,中马两国是“安危与共、荣辱与共、患难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在金融危机、自然灾害还是新冠疫情中,两国始终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进一步深化了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


署名文章一经发表,便引发马来西亚社会的高度关注。包括政界、学界、媒体和工商界人士在内的众多代表纷纷表示认同与赞赏。《星洲日报》总编辑陈汉光称文章“气势磅礴、内涵深刻”,全面展示了习近平主席的战略视野。前交通部长廖中莱则盛赞中方长期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使中马关系成为地区国家合作典范。


习近平主席还指出,中马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取得显著成果。马中关丹产业园、东海岸铁路等重点项目成为双边务实合作的典范,推动了产业升级与区域互联互通。马来西亚经济部长拉菲齐也表示,中马经贸关系已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国企业在马的投资不断扩大,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带来积极影响。


在绿色与数字经济方面,马方高度赞赏中方提出的合作方向。比亚迪、奇瑞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迅速进入马来市场,受到民众欢迎。中国消费市场对马来西亚榴莲的高度认可也成为两国农业合作的典型例证。习近平主席在文章中特别提到“马来西亚鲜食榴莲一天内可运至中国超市”,引发业内极大共鸣。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人文交流也是本次访问的重点议题之一。习近平主席倡议“划好人文交流的船桨”,呼吁加强青年交流与文明互鉴。马来西亚高教部长赞比里表示,中马将在高等教育、科研合作与技术培训等领域开启更深层次合作。旅游行业代表亦指出,“互免签证协议”将吸引更多中国游客,促进民间交流与经济增长。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布特拉加亚总理官邸举行正式会谈。习近平指出,双方应在下一个50年继续勇立潮头,构建高水平战略性命运共同体,并提出三点具体建议:一是坚持战略自主,深化战略沟通;二是凝聚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合作样板;三是传承友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习近平还指出,中方支持马来西亚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工作,愿与东盟国家一道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以和平、开放、合作的亚洲价值观回应全球不确定性挑战,抵制“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保护主义行为。


安瓦尔总理在会谈中高度评价中方长期以来对马来西亚发展的支持,称习近平主席是“世界卓越领导人”,并表示马方始终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行径。安瓦尔还表示,马方愿与中方加强新兴技术领域合作,扩大双边投资,拓展文化、教育、宗教等各层次交流。


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中马签署超过30份双边合作协议,涵盖全球发展倡议、“儒伊文明对话”、人工智能、铁路、服务贸易、农产品输华、知识产权保护、大熊猫保护、签证互免等众多领域,标志着双边合作跃上新台阶。


两国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当晚,安瓦尔为习近平主席举行隆重欢迎宴会,双方高层互动密切,彰显中马关系的特殊性和战略深度。


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马来西亚,是一次战略性的外交行动,也是一场真诚、深刻的人文交流之旅。从历史到现实,从务实到愿景,中马关系在“命运与共”的共识指引下,正朝着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方向持续迈进。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