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北京将举办全球领导人妇女峰会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10月1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2025年10月,北京消息——中国将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主办“全球领导人妇女大会”(Global Leaders’ Meeting on Women),这是继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之后,中国再次在全球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议题上发挥引领作用。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届时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部长及国际组织代表将齐聚北京,共商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据中国外交部介绍,本次大会由中国政府主办,联合国妇女署等国际机构协办,会议主题为“平等、创新、共融:推动妇女事业与可持续发展”。会议旨在纪念并延续1995年《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三十年来的成果与影响,回顾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历程,同时应对当前性别不平等的新挑战。会议的举办被认为是全球妇女赋权与性别平等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推动多边合作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实际行动。


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习近平主席将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共建性别平等与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主旨讲话,全面阐述中国在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中的理念与实践经验,并提出促进国际合作的新倡议。据悉,讲话内容将涵盖妇女教育、就业平权、社会保障与科技创新等议题,强调“妇女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并呼吁各国携手缩小性别差距、共同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


此次大会为期两天,设有领导人圆桌会议、部长级对话、专家论坛及青年女性创新峰会等多个环节。会议将重点讨论妇女在全球经济转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气候行动、卫生健康、教育公平等方面的角色与贡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西玛·巴霍斯、非盟妇女事务特使以及来自欧盟、东盟、非洲与拉美多国的政要将以线上或线下形式发表演讲。


在国内层面,中国政府将借此机会发布《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报告》。报告指出,过去十年,中国在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领域取得历史性进展: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女性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总数的43.2%,女性在高科技、科研、教育及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同时,《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的修订与落实,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坚实法律基础。城乡妇女在创业就业、医疗保障、社会服务等领域的机会更加均等,女性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的比例也创下新高。


大会筹备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是国际社会回顾北京大会精神的纪念活动,更是展望未来的行动平台。通过各国领导人间的深入对话,会议将推动形成新的《全球妇女行动倡议书》,为未来十年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制定指导性框架。该倡议书预计将在闭幕式上发表,内容包括推动性别平等立法、促进妇女经济独立、支持女性参与科技创新、改善母婴健康保障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应对社会歧视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tu p
tu p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举办的背景具有特殊意义。当前,全球性别平等进程受到多重挑战,部分国家妇女教育与就业机会仍存在明显差距,新兴技术领域女性代表性不足。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全球女性劳动参与率仍低于男性约25个百分点。新冠疫情后,女性在社会经济复苏中的脆弱性更加凸显。正因此,北京会议被视为推动国际社会重新凝聚共识、应对性别逆流的关键时刻。


多国媒体认为,中国在此时主办全球妇女峰会,不仅体现其履行国际责任的担当,也展示了中国在推动社会包容和性别平等方面的信心与实力。专家指出,中国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妇女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之中,从经济建设到社会治理,从教育改革到科技创新,均强调“让更多女性参与、受益、共享”。这种理念与国际社会“赋权妇女、共享未来”的趋势高度契合。


会议的举办地——北京,再次成为全球妇女事业的关注焦点。30年前,1995年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首次在北京召开,提出“妇女权利就是人权”的口号,确立了全球妇女运动的重要原则。如今,三十年后,这座城市再次迎来历史性时刻,将见证全球领导人共同描绘新时期性别平等与社会进步的蓝图。


随着各国代表团陆续抵达北京,大会的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安保、翻译、交通、接待等环节全面就绪。主办方表示,本次峰会将通过电视及网络平台进行全球直播,确保世界各地公众能够共同关注妇女事业的新篇章。国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北京峰会将成为全球妇女合作的新起点,为推动世界性别平等进程注入新的动力,并为全球治理体系增添更具包容性与公平性的中国方案。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