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药品领域反垄断指南 规范市场竞争 保障公众利益
- Jx L
- 2月1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据中国新闻报道,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预防和制止药品行业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并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创新发展。

药品行业关系国计民生,市场竞争环境直接影响药品供应和价格。然而,由于产业链复杂,部分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操控价格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药品可及性。2021年,原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针对原料药市场垄断问题进行规范,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执法深入,药品行业垄断行为更加隐蔽,涉及范围更广,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全面的反垄断指南,对全行业进行有效监管。
《指南》共7章55条,从执法原则、市场界定、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审查等多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指南特别强调,药品行业的横向、纵向垄断协议,层层加价推高药价,故意延迟供货等行为将受到重点监管。同时,对于涉及专利保护和互联网药品销售的新型垄断行为,指南也进行了细化认定标准。此外,指南要求行业协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合规管理,杜绝垄断行为,避免因违法行为被处以严厉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不仅针对企业,还涵盖政府部门可能涉及的行政性垄断行为,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限制药品市场公平竞争。例如,限制企业跨区域销售、指定特定企业交易、阻碍公平招标等行为,都可能受到严格审查。同时,指南明确了对违法企业的处罚规则,包括从严从重惩罚机制以及符合条件的豁免规定,设立“红绿灯”以规范市场行为。
业内人士认为,《指南》的出台有助于完善药品行业的市场监管体系,保障药品价格合理、供应稳定,并推动行业公平竞争,最终惠及广大消费者。未来,随着反垄断监管的持续强化,药品行业将更加透明、高效,助力中国医药市场向更加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