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华人议员候选人参与2024年新州地方政府选举
- Jx L
- 2024年9月1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4年9月14日,新南威尔士州将迎来地方政府选举,覆盖全州128个地方政府行政区。此次选举中,华人社区尤其活跃,特别是在悉尼及其周边华人聚居的地区,包括帕拉马塔、乔治河、怀德等地。随着选举日临近,华人候选人已开始全面展开竞选活动,他们的政策重点紧扣社区的实际需求,关注民众的“痛点”。

帕拉马塔被誉为悉尼大都会区的第二大中央商务区(CBD),近年来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发展也随之加速。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帕拉马塔市内华人占比达22.3%。帕拉马塔地区华裔候选人如王蓉晖、陈潇等,竞选时均聚焦基础设施、社区安全和人口压力等问题。
王蓉晖特别提到,帕拉马塔的许多基础设施已经陈旧,甚至破损,急需升级和维护。此外,考虑到社区中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较多,安全问题成为她的重要关注点。她还强调,帕拉马塔是一个多元文化社区,市议会应当增加社区活动,以促进不同族裔间的文化理解和和谐共处。
同样在帕拉马塔竞选的陈潇则重点关注快速发展带来的交通和安全隐患。他指出,帕拉马塔的叶坪选区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学区附近的人口密度增加,对道路安全和基础设施的要求也相应提升。他还呼吁支持当地商业发展,认为市议会需要制定更有效的商业支持政策,以适应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
乔治河市议会是华人比例较高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好事围,华人占比高达47.1%。华裔候选人刘娜心和王斌在竞选时均提到了市内基础设施承载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
刘娜心提到,她曾在2022年推动市议会请求州政府划拨土地用于建设户外公园,以应对好事围选区人口密集带来的户外活动空间不足问题。然而,这一提议至今尚未实现。如果她能继续当选,将优先解决这一问题。她还计划支持小生意人士,发展晚上商业活动,推动市议会为居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王斌则提出,乔治河的基础设施正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学校和交通设施。他建议借鉴新加坡和香港等人口稠密地区的经验,优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发展。他认为,市议会应更好地平衡不同族裔社区的需求,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框架下,确保所有居民的声音都能得到反映和重视。
悉尼西北的怀德市议会同样是华人候选人活跃的地区。该地区华人占比16.1%,在华人社区中,停车难题成为居民最关注的议题之一。工党候选人罗冲提出,怀德西部的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市议会需要规划新的停车场。
此外,罗冲还特别提到《伊士活总体规划》,该规划旨在提升伊士活的公共空间、保护地方遗产、改善洪涝问题,并确保未来发展有足够的基础设施支持。伊士活是全澳华人比例最高的地区,华人占比接近一半。这一规划不仅关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华人社区高度关注的一个议题。
库灵盖市议会的独立候选人魏思伟表示,社区居民对市政费用的使用非常关心。他指出,居民希望缴纳的市政费用能够被合理利用,如垃圾收集、道路修建、图书馆开放等公共服务能有效提升社区生活质量。魏思伟还提到,库灵盖社区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市议会应努力实现2040年减排目标,减少垃圾填埋,推动资源回收和再利用。
悉尼市议会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地方政府之一。自由党候选人徐可表示,社区设施的改善和多元文化交流是他关注的重点。他希望市议会能够提升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并通过社区活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居民的互动。此外,徐可还呼吁市议会为小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以推动悉尼的经济多元化发展。
此次新州地方政府选举,华人候选人充分展现了他们对社区需求的深入了解。从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升级到多元文化的融合,他们的政策方向紧贴社区实际问题。随着选举日的临近,候选人们积极展开竞选活动,期待在市议会中代表社区发声,为居民争取更多福祉。
地方政府作为最贴近社区的行政单位,其职能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改善公共服务、支持小企业,还是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地方政府的决策都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华人候选人的积极参与,无疑为新州地方政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声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