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迎重大改革 幼儿园大班全面免保育教育费
- Jx L
- 8月8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5年8月7日 北京讯】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和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国家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进行详细说明,并就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会上宣布,中央将正式实施“免保育教育费”政策,首批覆盖对象为全国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预计从今年秋季学期起,约有1200万名儿童将直接受益。
此次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学前教育领域向普及化、公平化方向迈出重要一步。根据介绍,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将遵循“强化普及普惠、稳妥有序推进、加大政府投入、经费合理分担”四大基本原则。在确保财政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分阶段推进方式,逐步扩大免费覆盖范围,让更多儿童享受到国家公共教育资源的红利。
政策具体内容显示,免保育教育费不论就读于公办园还是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只要是处于大班阶段的适龄儿童,均可享受此项待遇。同时,这一政策覆盖范围还将延伸至乡村和城市所有类型的幼儿园,真正实现“应享尽享、应免尽免”的公平原则。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为支持政策落地,仅2025年秋季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家庭支出也将相应减少200亿元,这将大大减轻家长负担,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

在免除标准方面,政策明确按照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也就是说,公办园原先收费多少,现在就减免多少;对于民办园,参照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的收费标准进行减免。此举既确保财政公平合理,又避免出现政策套利问题,稳定学前教育秩序。
在资金安排机制上,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合理分担,其中中央财政承担主要部分,特别对中西部及财政困难地区给予倾斜支持。地方政府则需统筹安排中央补助和自身财力,确保政策及时、足额落实到每一所幼儿园、每一名儿童。
教育部表示,这项改革不仅是一次财政安排的优化,更是提升国家教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通过减轻家庭负担、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国家正积极构建更加均衡、普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同时,后续还将对政策效果进行动态评估,并视实施情况,研究是否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例如延伸至中班、小班等阶段。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阶段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负担偏重等问题。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的启动,正是国家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教育强国战略中的关键一环。专家普遍认为,这项政策一旦全面落地,将对推动教育公平、减轻民众生活成本、提升人口素质等产生深远影响。社会各界也广泛欢迎该政策,期待其在后续实施中不断优化,真正惠及千家万户的幼儿成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