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GDP总值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全国第一 超越俄罗斯与澳洲
- Jx L
- 1月1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4年,广东省再次以非凡的经济成就站在全国发展的最前列。广东省长王伟中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公布了2024年的经济成绩单,预计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迈上14万亿元新台阶,连续36年位居全国首位。这一成果的取得,背后蕴含着坚韧的定力、强大的内驱力和敢闯敢试的魄力,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从GDP仅有185.85亿元,到1989年首次登顶全国第一,再到如今的14万亿元,广东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这46年来,每一个增长的数字都凝结着广东不懈奋斗的汗水和智慧。从百亿元到千亿元,广东用了10年;从千亿元到万亿元,用了12年;从万亿元到十万亿元,则历经了19年。近几年,广东在全球经济放缓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继续稳健前行,从10万亿元迈向14万亿元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来之不易。
在过去一年,广东面对外部压力和内部挑战,仍以强大的韧性保持了经济稳定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全省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占全国贸易总增量的四成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43万,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1:1。这些数据不仅展现了广东经济的稳定性和韧性,更体现了其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样的成就,广东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卓越的执行力。2024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就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将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核心战略。随后的政策实施中,从重大交通设施的建成到高端科研项目的启动,广东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梅龙高铁的开通运营,不仅增强了区域经济的连接性,还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此外,广东强芯工程和核心软件攻关工程的持续推进,也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高地提供了坚实保障。
广东的经济活力同样体现在消费领域。2024年,广东组织了超过4300场促消费活动,如“粤消费粤精彩”等,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广交会等传统展会也焕发新生,300场“粤贸全球”境外展为广东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平台。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展现了广东经济在内外循环中的强劲适应能力。
面对2025年的新挑战,广东 展现出更加坚定的发展目标。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多个具体的经济发展指标:GDP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提质增效,进出口总额稳量提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等。这些目标不仅为广东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
广东经济长期向好的基础来自于其稳定的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作为全国制造业和外贸的重镇,广东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广东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级战略平台,广东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东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迎接未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广东将进一步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在粮食安全、能源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广东也明确了未来的发展重点,以确保经济大省的责任担当落到实处。
广东的发展经验为全国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广东通过政策创新、科技驱动和市场激励,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一份关于经济数据的成绩单,更是一份展现改革魄力和创新精神的答卷。
站在14万亿元的新起点上,广东正以顶压前行的定力、迎难而上的内驱力和敢闯敢试的魄力,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而努力。无论是提升居民收入、改善民生,还是推动绿色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广东都在不断塑造更具韧性和活力的经济格局。化压力为动力,向未来前行,广东的发展故事还将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