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位居世界第一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2024年8月1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ree

2024年8月12日,据中国媒体报道,我国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新收集的农作物、畜禽和水产遗传材料资源使得我国成为全球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第一的国家。这一重大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农业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也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涵盖了农作物、畜禽和水产三大类别。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匮乏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应对这一挑战,农业农村部在2024年上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全面收集和保存了大量优质的农业种质资源。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以来,我国以农业生产急需的品种为重点,积极推进种质资源的精准鉴定和新品种选育,加大对种业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并进一步强化种业知识产权的保护。种业振兴行动因此取得了一批基础性、标志性的成果,推动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截至今年上半年,新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达到13.9万份,畜禽和水产遗传材料119万份。加上此前已保存的资源,我国农业种质资源保存总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有助于我国保障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性,还为未来30到50年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杨海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作物种质资源新库和海洋渔业种质资源库已经全面投入运行,畜禽种质资源新库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也将在明年建成。这些新库的建立将极大提升我国农业种质资源的战略保存能力,有助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除了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外,我国种业创新攻关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2024年6月底,国产白羽肉鸡和南美白对虾的市场份额分别超过了25%和35%,标志着我国正在逐步摆脱对进口种源的依赖。此外,一批高油高产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等优良品种和耐盐碱新品种也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广。


我国种业优势企业的竞争力明显提升。以270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为重点,这些优势企业的国审品种占比已超过60%,并在国家级基地的供种保障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数据显示,国家级基地面向全国的供种保障能力已提升到75%以上,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同时,全国31个省份均已建立了救灾备荒储备制度,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种业市场净化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今年我国启动了网络非法售种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全国涉种子案件已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态势。这一整治行动有效遏制了种业市场的不法行为,为我国种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展望未来,杨海生副司长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锚定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目标,加力、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确保到2025年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努力实现种业振兴由多点突破向整体提升的转变,从而进一步巩固我国在全球农业种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目前,新收集的农业种质资源正在陆续编目入库,科研人员将进一步鉴定这些资源的特点,并挖掘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抗病等重大优异基因资源,改造成育种材料,加快种业创新攻关和品种选育。这一系列举措将为我国农业育种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为全球农业种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