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公司获得美国60年来首个锂矿开采权
- Jx L
- 2024年11月4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近日,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矿产公司艾昂尼尔(Ioneer)透露,其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流纹岩岭(Rhyolite Ridge)的锂硼联合开采项目已获拜登政府批准。这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首次批准新的锂矿项目,标志着美国在锂矿开发和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方面迈出关键一步。艾昂尼尔计划在2025年动工,并于2028年开始生产。第一阶段的碳酸锂年产量预计可达2.2万吨,足以满足37万台电动汽车的电池需求。

此次批准背后,是美国政府在新能源领域的加速布局,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本地化上。该项目不仅填补了美国本土锂矿开发的空白,也被视为拜登政府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艾昂尼尔公司CEO伯纳德·罗韦表示:“能成为拜登政府批准的首个锂矿项目,我们深感荣幸。”他还指出,该项目将为福特汽车和丰田汽车等公司提供锂供应,有助于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电池材料需求。
美国在锂资源开发上的加速行动并非孤立。事实上,美国政府早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供应链的本地化。2023年,美国能源部宣布向包括锂、石墨等关键矿产的加工以及电池材料生产在内的多个领域拨款超过30亿美元,用于支持14个州的25个电池项目。这些资金的投入是拜登政府推动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应对气候变化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关键措施。
随着政府的政策支持不断加码,美国在锂电池、稀土等领域的补贴总额已高达350亿美元。涉及的项目遍布美国多个州,从内华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大型锂矿,到密歇根州和俄亥俄州的电池工厂,再到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的稀土和磁铁生产。政府的大力扶持反映了美国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战略意图,即通过加速本土生产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增强自身的供应链弹性。
尽管此次获批的锂矿项目是60年来美国的首个新批准项目,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锂资源匮乏。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报告,阿肯色州西南部地下发现了500万至1900万吨的锂储量,是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预计锂需求量的9倍。然而,美国的锂加工能力仍显不足,目前超过25%的锂依赖进口。
全球范围内,澳大利亚和南美洲是锂的主要产地,绝大部分锂矿石在这些地区开采后运往中国进行精炼。中国在全球锂精炼产能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二。艾昂尼尔公司CEO伯纳德·罗韦认为,其在内华达州的新项目将为美国客户提供新的锂供应渠道,有助于减少美国在锂加工领域对中国的依赖。
虽然美国在锂矿开发和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投入显著增加,但这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例如,锂矿项目的环保审查周期较长,涉及环境保护、土地使用、原住民权益等方面的问题。以此次流纹岩岭项目为例,美国土地管理局花费了6年多时间进行审查评估,最终才批准了该项目。
尽管如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政府的持续支持,美国的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乔治亚理工学院副教授马修·麦克道尔指出,政府的大规模资金注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电池制造业的面貌,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领域。他还表示,未来固态电池等新一代清洁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将为美国的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潜在的机会。
目前,全球锂市场呈现出供应增加、价格下降的趋势。根据生意社的数据,截至10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为7.9万元/吨,较上周下跌2.95%。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锂资源的持续扩张,市场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宽松,碳酸锂价格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走弱。10月,国内碳酸锂冶炼年产能增加0.2万吨,周产量环比增加66吨。虽然碳酸锂价格在短期内波动明显,但长期来看,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和储能需求的提升,锂的需求仍将保持上升趋势。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美国政府的锂矿项目审批和新能源领域的资金投入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减少对外依赖,更是为了确保在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艾昂尼尔项目的投产预计将使美国的锂产量增加四倍,显著提高美国在全球锂市场的占比。
展望未来,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对本土生产的支持力度。随着拜登政府的气候法案和基础设施法案的实施,更多资金将被投入到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中。锂离子电池仍是当前电动汽车市场的主流,但固态电池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未来的重点方向之一。
同时,美国在锂资源的开采、加工和精炼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和产业链配套建设。例如,如何快速扩大本土锂加工能力,减少在锂精炼上的国际依赖,以及如何平衡锂矿开采与环保保护之间的关系,都是未来政策制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看,美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政策调整和资金投入,显示出其希望在全球锂电池和电动汽车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战略意图。随着流纹岩岭锂硼矿项目的推进,美国的锂生产能力将大幅提升,这不仅有助于本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将对全球锂市场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政策的持续加码,美国在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