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主持中国-中亚外长会晤
- Jx L
- 2024年12月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4年12月1日,中国—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在中国成都举行。此次会晤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主持,中亚五国外长共同参与。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梳理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的落实情况,并为2025年将在哈萨克斯坦举办的第二届峰会启动筹备工作。通过此次会晤,各方增进了互信与友谊,同时明确了未来合作的方向和重点任务。

会晤结束后,王毅与中亚五国外长共同会见记者,全面总结了会晤达成的成果与共识。这些共识为中国与中亚国家未来的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也为区域稳定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会议强调,中国与中亚的合作将继续坚持以元首共识为引领,推动合作机制迈向更高水平。各方一致同意支持哈萨克斯坦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并尽早启动峰会联合宣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以及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重要文件的签署工作。与会国家还表示,将提炼长期合作中的理念与价值观,构建“中国—中亚精神”,为未来合作提供更为坚实的文化和政治基础。
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各方一致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通过高质量发展引领合作。会议明确了六大优先合作方向,包括贸易畅通、产业投资、互联互通、绿色矿产、农业现代化和人员往来便利化。未来,各国将在这些领域制定具体的合作文件和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同时,中国承诺与中亚国家加强在北斗系统应用、减贫扶贫、荒漠化治理、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为区域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在地区安全问题上,与会国家达成了重要共识。各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这“三股势力”。此外,各国一致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亚国家内政,阻止任何在中亚地区制造混乱和动荡的行为。与会各方还同意继续支持阿富汗的和平重建工作,帮助该国实现稳定发展,进而为整个地区的安全与和平奠定基础。
在人文交流方面,与会国家高度重视文明互鉴和文化合作的重要性。会议提出,中国将在未来三年内为中亚五国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增加600个奖学金名额,进一步促进中亚国家的人才培养。同时,双方将加快推进文化中心和鲁班工坊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地方合作、医疗卫生和人员培训领域的合作,为加强中国与中亚的世代友好打下坚实基础。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承诺继续坚持多边主义,强调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与会国家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并推动上合组织实现更大发展。在捍卫二战胜利成果问题上,各国一致认为,应弘扬正确的历史观,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全。各方还表示,将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发展,致力于建立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此次外长会晤的成果表明,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多领域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通过持续加强战略对接、深化经济合作、巩固安全保障和推进人文交流,六国间的伙伴关系将更加紧密。成都会晤为即将在哈萨克斯坦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国一致表示,将在中国—中亚机制框架下,继续推动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果,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