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王毅结束非洲四国访问 强调中非合作新阶段开启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1月1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结束对纳米比亚、刚果(布)、乍得和尼日利亚的访问后,于2025年1月10日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此次访问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5年新年首访非洲的优良传统,不仅体现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中非关系在新时期的深刻内涵和广阔前景。


王毅在采访中强调,新年首访非洲已成为中国外交的鲜明特色。这一传统自1988年首次开启以来从未中断,彰显了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深厚情谊和战略重视。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中国始终是非洲国家最可信赖的朋友、最可靠的合作伙伴和最坚强的后盾。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承载着全世界的期待,国际社会理应给予更多支持与帮助。中国历来秉持公正、平等的外交理念,从非洲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到今天推动非洲发展振兴的实践,中国始终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的正当诉求,为解决历史不公贡献力量。


此次访问也落实了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丰硕成果。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框架下,中非合作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王毅指出,“十大伙伴行动”全面覆盖中非合作的各个领域,为非洲应对发展挑战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助力。访问期间,非洲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峰会成果,并积极准备推进相关合作项目的实施。中国与非洲国家将进一步深化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中非合作在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快、更远。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国与非洲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包括落实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建设中非互联互通网络,以及实施1000个改善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这些务实举措将大力推动中非经贸往来,为非洲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未来三年,中非合作论坛还将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分阶段落实峰会成果,确保每一项合作都能真正惠及非洲人民。


tu p
tu p

文明互鉴是此次中非合作的重要亮点之一。在“十大伙伴行动”中,“文明互鉴伙伴行动”被置于首位,凸显了其在新时代的特殊意义。王毅表示,中国与非洲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双方在共同追求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过程中,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深化中非合作的重要基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经验为非洲提供了新的参考,双方将在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文化交往平台建设等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推动中非友谊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此外,应对气候变化和深化农业合作是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重要议题之一。王毅指出,非洲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大陆之一,自然灾害频发,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中国将与非洲国家共同落实“生态友好的现代化”和“绿色发展伙伴行动”,推动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建设“非洲光带”,助力非洲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农业领域,中国将从非洲各国的实际需求出发,帮助提升农业生产力,推动非洲实现粮食安全,把“非洲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谈及全球治理变革,王毅指出,中非作为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历史上,非洲曾深受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压迫,而今天,中国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纠正历史不公,提高非洲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未来,中非双方将共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通过“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和三大全球倡议的落实,在全球贸易、金融、数字和生态治理等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


王毅最后表示,当前国际局势深刻演变,中非携手推动现代化和全球治理变革不仅符合双方利益,也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将坚定与非洲国家站在一起,在国际舞台上维护正义、公平和共同利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