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警钟拉响 澳洲出生率跌至历史新低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5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根据澳洲新闻5月1日报道,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的出生率已降至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反映出高昂生活成本和社会结构变化正在显著影响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数据,自1960年以来,澳洲出生率已经减少了一半,从每名妇女生育3.55个孩子降至如今仅1.5个,远低于维持人口自然更替所需的2.1生育率水平。


一项由麦克林德尔研究中心(McCrindle Research)发布的全国性调查发现,52%的35岁以下澳洲人表示,他们因为生活成本、职业发展和感情关系不稳定等原因,选择推迟生育。数据显示,目前母亲的生育中位年龄已升至31.9岁,父亲为33.8岁,均为历史新高。研究也指出,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群体)女性中,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思考是否需要孩子,有些人更表示“无孩生活”同样可被视为人生目标之一。


经济负担成为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近一半的受访者(49%)表示,“抚养孩子的费用”是他们推迟或放弃生育计划的最大障碍。这一比例超过了就业保障、住房压力及心理健康等其他影响因素。在大城市如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住房价格和托儿费用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年轻家庭对未来经济压力的担忧。


除了经济因素,“渴望个人自由和灵活性”也是年轻一代不愿意或延后生育的重要理由。约1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将时间与资源投入到旅行、兴趣爱好或自我成长等领域,不愿因孩子而被“过早绑定”。研究显示,这种追求自主与弹性生活的倾向,正成为新一代澳洲人价值观的一部分。


麦克林德尔研究员杰夫·布莱利(Geoff Brailey)指出,即使是希望拥有孩子的人,也越来越倾向于小家庭结构。“我们观察到,越来越多年轻家庭选择一孩或无孩的模式,这是对现实成本与生活方式平衡的回应。”他认为,这种选择并非出于冷漠,而是反映了年轻人在理性评估现实后的结果。


ree

澳洲政府近年来虽然推出一系列家庭支持政策,如育儿补贴、带薪育儿假、托育服务资助等,但不少家庭仍认为这些政策未能切实缓解抚养成本。在首府城市,公共托育机构供不应求,许多家庭不得不依赖昂贵的私立托儿所,加重经济负担。澳洲社会服务委员会(ACOSS)呼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年轻家庭的财政支持,并改革住房与托育政策,以缓解年轻人“生不起”的焦虑。


出生率持续下降不仅是个体选择的反映,也正对国家未来发展带来结构性挑战。人口学家警告,长期低生育率将导致劳动力萎缩、人口老龄化加剧,并对公共财政、医疗、养老等系统造成沉重压力。澳大利亚统计局预计,若生育率持续走低,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例将显著上升,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构成巨大考验。


这一趋势并非澳大利亚独有,全球多个发达国家也面临相同困境。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同样经历了“生育率雪崩”,并纷纷尝试通过现金奖励、税收优惠、工作家庭平衡政策以及鼓励移民等多种方式加以应对。澳洲在这场全球人口结构转型中,也需要重新审视其国家人口战略和社会支持系统。


更深层次的变化来自社会观念的转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婚姻与家庭不再被视为人生必须履行的“路径”。尤其在Z世代与千禧一代中,延迟结婚、不婚、不育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一些女性公开表示,“没有孩子的生活同样充实”,社会对“成功女性”形象的认知也逐渐多元化。这种观念的变化虽然体现了个人自由的提升,但也对国家整体人口发展带来新的思考。


布莱利指出,要提升生育率,不能仅靠宣传和鼓励,更应在政策层面构建一个真正“育儿友好”的社会环境。他建议,未来政策应涵盖更早期的干预,包括住房保障、就业支持、心理健康服务、性别平等与灵活工作制度等,使育龄人群在“要不要生”这一问题上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与现实可能。


简而言之,澳洲出生率降至历史新低的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性难题,涉及经济压力、文化转变、政策支持缺口及个人价值观变化。若无系统性改革与社会共识的建立,未来这一趋势恐将持续,影响深远。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