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出口受阻 澳大利亚经济面临沉重打击
- Jx L
- 10月1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悉尼讯】2025年9月底,一则来自中国的贸易消息在全球矿业与金融市场引发广泛关注。据多家国际媒体报道,中国主要国有钢铁企业——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hina Mineral Resources Group,简称CMRG)被指暂时暂停购买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海运铁矿石,其中包括部分已启航的在途货物。这一消息令市场震动,但业界普遍认为,这更像是一次市场调整与贸易谈判的阶段性波动,而非中澳关系的根本性逆转。
铁矿石长期以来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也是澳元汇率与联邦财政的重要支撑。澳大利亚每年出口铁矿石超过一千亿澳元,其中约八成销往中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铁矿石进口国,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四分之三以上,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必和必拓与中国钢铁企业的合作关系延续数十年,支撑着两国在资源、工业与制造业领域的深层互信。此次CMRG暂停美元计价采购,更多被视为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体系调整与贸易规则优化过程中的一次策略性动作。
受消息影响,必和必拓股价在9月30日伦敦市场小幅下跌近2%,悉尼市场随后再度回落约1.8%。尽管市场短期反应明显,但主流分析人士认为,铁矿石供应与需求之间的长期互依格局不会因此改变。澳中两国在经济上互为重要支撑,一方是资源出口大国,一方是制造业强国,合作基础深厚。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堪培拉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澳方正密切关注局势,并已通过外交与经贸渠道展开沟通。他指出:“铁矿石贸易长期以来为中澳两国创造了共同繁荣。我们理解市场会有调整,但我们相信,合作与对话永远比对抗更能解决问题。”他强调,澳大利亚尊重中国的市场决策,也希望双方以务实精神推动资源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国库部长吉姆·查默斯(Jim Chalmers)则补充道,政府正与必和必拓保持密切沟通,评估潜在影响并制定应对策略。他表示,澳大利亚的资源出口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透明度,而中国是这一体系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相信,这一事件不会改变两国的长期合作基础。澳大利亚将继续是全球最可靠、最有信誉的资源供应国之一。”
专家指出,CMRG的做法反映出中国正在优化其全球铁矿石采购与定价机制,推动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结算模式,以降低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孤立,而是国际贸易多元化的体现。澳洲著名地缘政治学者评论:“这并不是贸易冲突,而是一种市场重塑。中国希望增强议价能力,澳大利亚则可通过灵活调整来保持竞争优势。只要双方继续在信任和互利的基础上合作,关系不会受到根本影响。”

尽管地缘政治背景使外界猜测不断,但多数观察人士认为,此次事件应从经济角度看待,而非政治解读。过去一年,中澳关系经历了由紧张到回稳的过程。随着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大麦和煤炭的进口限制,双边贸易额迅速回升。阿尔巴尼斯政府也多次强调,当前对华政策以“稳定、尊重与建设性”为核心,努力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推进合作。
事实上,澳大利亚社会各界普遍认可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重要性。澳中商会代表表示:“澳中贸易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往来,更是一种互利共赢的长期伙伴关系。中国的需求推动了澳洲的就业与发展,而澳洲的资源也保障了中国制造业的稳定。这种合作基础不会因短期波动而改变。”
业内人士也指出,澳大利亚可以借此契机加快产业升级,拓展更具附加值的出口产品,提升在全球矿业链中的地位。同时,通过继续深化与中国在新能源、清洁技术、教育和农业等领域的合作,澳中经贸关系将更加多元稳固。
阿尔巴尼斯在最新讲话中表示:“中国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的经济联系深厚且互补。无论遇到什么挑战,我们都会坚持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澳大利亚相信,一个稳定、建设性的中澳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和整个地区的共同利益。”
从澳洲的角度来看,这场短暂的贸易波动既是挑战,也是契机。它提醒澳大利亚在维护经济开放与多元合作的同时,更要以理性、友好的方式应对变化。中澳关系已多次证明,稳定合作才是双方共同发展的根基。随着沟通机制的持续推进,未来两国在资源、科技、教育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仍将不断深化,为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注入更多确定性与信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