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飓风登陆美国 多州宣布紧急状态

  • 作家相片: Jx L
    Jx L
  • 2024年10月4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宣布亚拉巴马州、北卡罗来纳州以及佐治亚州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即将来袭的飓风“海伦妮”。这次飓风预计将对美国东南部地区带来严重的威胁,而在此前,佛罗里达州、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和弗吉尼亚州也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可能的灾害影响。


ree

根据美国国家飓风中心(NHC)的最新消息,飓风“海伦妮”于美国东部时间26日晚10点在佛罗里达州北部的大本德地区登陆。这一地区紧邻墨西哥湾,地势低洼,极易受到洪水和风暴潮的影响。飓风的登陆伴随着强劲的风暴和暴雨,给佛罗里达州和周边地区带来了重大影响。据统计,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等地已有超过130万用户供电中断,部分城市地区街道被洪水淹没,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


26日拍摄到的画面显示,在飓风“海伦妮”尚未登陆之前,佛罗里达州迈尔斯堡、金银岛等地的街道已经被洪水淹没,积水的深度随着风暴的逼近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几乎陷入了完全瘫痪。气象部门预测,佛罗里达州部分地区的短时降水量可能将超过380毫米,这将引发多地严重的山洪暴发和城市内涝。NHC警告称,“海伦妮”极有可能会给佛罗里达州多地带来创纪录的洪水,呼吁当地居民加强防范,尽量避免外出。


在飓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美国国家气象局(NWS)对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附近的三个城市发布了极端强风警告,敦促当地居民尽快寻找避难场所,以防止强风对人身安全造成的危害。佛罗里达州的多名应急官员也提醒那些可能处于飓风过境路径上的居民提前做好长期断电的准备。预计此次断电情况可能会持续长达一周,居民在此期间的生活将面临较大的挑战。


此次飓风影响范围极为广泛,不仅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同样受到风暴的威胁。根据统计,超过4000万美国居民已经收到了飓风或热带风暴的预警。这些预警旨在让居民提前做好避险准备,减少灾害可能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佛罗里达州靠近墨西哥湾沿岸的萨拉索塔县、夏洛特县等地已组织居民撤离避险,以确保居民的安全。此外,佛罗里达州数十个县的学校宣布停课,以保证师生的安全。


在此次飓风的影响下,不仅居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能源生产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据美国内政部安全和环境执法局(BSEE)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当地时间26日,墨西哥湾约有25.25%的石油和19.81%的天然气开采设施已经停止运作,此外,共有27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平台撤离了工作人员,相关生产活动被暂停,以应对飓风可能造成的严重破坏。这一停工措施对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产生了显著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推高国内能源价格。


墨西哥湾地区是美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而风暴带来的海面剧烈波动和风速的增强,使得这些设施面临极大的风险。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施的完整性,许多能源公司决定暂时停工并撤离平台上的工作人员。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短期的能源供应,还可能对国际油价和天然气市场带来连锁反应。


面对飓风“海伦妮”的强烈来袭,美国政府和各州政府采取了多项应急措施,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拜登总统宣布紧急状态的同时,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迅速行动,协调联邦资源与地方政府合作,确保紧急救援物资和设备能够迅速到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情况。


各级政府还加大了对居民的疏散和避险宣传,确保居民能够了解飓风的动向和避难所的分布情况,及时作出应对。此外,许多地方的公共设施已经临时关闭,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居民也被要求储备足够的生活物资,以应对可能的长期断水、断电情况。



飓风“海伦妮”的来袭,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极端天气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气候学家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温度上升,而这为热带气旋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从而使得飓风的强度和破坏性逐年增强。


美国国家气候评估指出,自1950年以来,大西洋飓风的强度和频率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像“海伦妮”这样登陆后仍保持强大破坏力的风暴。气候变化不仅加剧了飓风的威力,还延长了其持续的时间和影响范围。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经济、社会及环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当前,飓风“海伦妮”仍在继续影响美国东南部的多个州,各地政府与民众需继续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听从政府和应急部门的指示,积极做好避险措施,确保在风暴过境期间的人身安全。风暴过后的恢复工作也需要动员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特别是在电力恢复、道路清理以及重建方面。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已经在为此进行相关的准备,确保受灾地区的居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


此次飓风带来的巨大挑战,再次提醒了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脆弱性。加强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以及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都是未来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的有效措施。


面对自然的威力,尽管人类技术日益进步,但仍显得相对脆弱。我们需要在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的同时,着眼于长远,通过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极端天气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留言


Never Miss a Post. Subscribe Now!

Thanks for submitting!

I'm a paragraph. Click here to add your own text and edit me. It's easy.

© 2035 by Kathy Schulders.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 Grey Twitter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