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住宅也可获得澳洲银行贷款 融资难题迎来突破
- Jx L
- 8月18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澳大利亚住房市场正迎来一项重要变化,银行开始放宽对模块式建筑的贷款限制,为解决住房供应短缺提供了新的金融支持渠道。近日,澳大利亚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CBA)宣布推出全新的预制住宅贷款产品,允许借款人在模块式住宅尚未固定在土地上之前即可获得最高60%的贷款预付款,如果建造项目由银行认可的特定预制厂商负责,这一比例最高可提高至80%。这一突破性政策改变了长期以来模块化住宅融资难的局面,被视为推动政府到2030年建造120万套住房目标的重要助力。
模块式住宅,又称预制住宅,是将住宅单元在工厂内预先制造,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建造方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施工周期短、成本可控且环境影响小,通常在10至12周内即可完成建造,而传统现场施工周期往往需要18个月以上。然而,尽管优势明显,模块式住宅长期以来在融资环节面临瓶颈。由于在安装到地基之前,房屋模块无法作为有效抵押物,大多数银行不愿在早期放款,这意味着借款人必须提前支付绝大部分建造费用,现金流压力极大。
CBA的新贷款机制通过分阶段放款的方式,缓解了这一问题。借款人在签订建造合同后,可以按照项目进度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而不是等到房屋完成并固定在土地上才放款。这不仅减少了前期自筹资金的压力,也让更多家庭能够在资金可控的情况下选择模块式住宅作为住房方案。CBA住宅贷款主管迈克尔·鲍曼(Michael Baumann)表示,这一政策将直接推动模块化建筑在澳大利亚的普及,并加快住房交付速度。
在墨尔本,模块式建筑产业链已逐渐成熟,制造商Modscape在埃森登的工厂建立了南半球首条高效机器人生产线,每天可同时生产至少八个模块,为澳大利亚最大规模的社会住房和可负担住房项目提供产能保障。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银行融资政策的变化,墨尔本及维多利亚州的模块化住宅建设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在当前建筑成本上升、人工紧缺、传统工期过长的背景下,模块化建造模式具有更强竞争力。
目前,除了CBA外,部分区域性银行、非银行贷款机构以及数字化贷款平台也开始进入这一市场。虽然大多数大型银行尚未推出与CBA类似的专项产品,但已经在逐步接受模块住宅的进度放款方式。Bank of Melbourne等本地银行虽未公开推出专门的模块住宅贷款,但其现有的建筑贷款产品中包含“逐期提款”机制,能够在建造阶段按进度拨款,并通过估价师现场评估来控制风险。业内普遍预计,Bank of Melbourne未来可能会跟进类似CBA的做法,将模块化住宅纳入更灵活的贷款体系中,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一变化的意义不仅在于贷款门槛的降低,还在于模块化住宅市场获得了更强的资金保障和政策认可。此前,不少选择模块化住宅的购房者不得不通过动用个人储蓄、寻求高息短期贷款甚至出售其他资产来筹集建造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新型建造方式的普及。如今,银行提前放款的政策不仅减少了财务压力,还将促进模块化住宅的价格稳定和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购房成本。
行业专家指出,模块化住宅在应对澳大利亚住房危机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首先,工厂化生产可减少对现场劳动力的依赖,缓解建筑行业用工短缺问题;其次,集中生产和运输安装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延误风险;再次,模块化建筑在能源利用和材料浪费方面更具环保性,符合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融资机制改善之后,这些优势将更容易转化为实际的住房供应。
随着政策落地,政府、金融机构与模块化建筑企业之间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与知名模块化厂商合作来降低风险,确保贷款资金用于质量可靠的项目;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担保或补贴鼓励更多银行进入这一市场,特别是在社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方面。对于墨尔本这样的住房需求高增长地区而言,这不仅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也是加快城市住房供应的重要抓手。
有分析认为,模块化住宅融资模式的转变不仅将惠及首次置业者和中低收入家庭,还可能改变整个建筑行业的竞争格局。随着更多银行加入竞争,贷款条件有望进一步优化,利率、审批速度和灵活性都会提升,这将促使更多开发商、建筑商转向模块化建造,从而推动行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CBA的这一举措被业内视为对未来住房建设模式的一次重大试探。如果政策运行顺利,并获得市场积极反馈,预计会有更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未来两三年内推出类似产品。随着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双重加持,模块化住宅有望从当前的细分市场逐步进入澳大利亚住房供应的主流阵营,成为解决住房短缺、缩短建设周期和推动绿色建造的重要途径。
留言